首先看一下曹雪芹的生卒年,约1715~1763年,活了48年。他是17 27年被抄了家,之前在南京生活,之后去了北京。
注意抄家时的年龄,他十二三岁。在南京过的纨绔生活,被迫移居北京后过的待罪生活。可以想象一个少年从十二三岁起就天天听着家里的长辈每天唠嗑:以前的风光,以前的成败,以前的得失。有时候包含对哪些事儿做坏了的揣测和经验总结。
到约28岁时开始动手写时,听故事已经听了整整15年。酝酿的时间很长,很多细节老辈人都翻来覆去讨论过多次,所以书里很多事很具体,细节信手拈来,而且还很经得起推敲。红楼梦里的很多事都脱胎于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但有的写的太直又怕被当时的人看出来,所以又做了修改,最后中间人物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设定和倒置,有的修改的痕迹没有完全弄圆泛。
从28写到38岁,差不多就写完了,书也已经传抄问世。但后面又弄掉了30回,也可能是不当心,也可能是这30回比较要命,反正就不见了,才有高鹗又续写了40回。如果作者不是去世太早,肯定还会再修改完善,以至于目前存在很多人物来历不明,关系说不大清楚的情况。
高鹗的水平老是被嘲笑成狗尾续貂,也是不公平的。首先按照国人凡事喜欢圆满的心理定势,这部小说如果没有这后40回,维持一个形式上的完整,可能几乎就不会流传于世了。这件事情最大的不圆满在于高鹗本身生活的阶层远远接触不到曹之前生活的那个最顶层,这是他最大的局限性。所以后四十回生活细节描述的确捉襟见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