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乡下,毫无背景,常年穿着破衣烂衫,就像个捡破烂的,职业经历也是平平无奇,可他却被学生打心底里尊敬,甚至还被誉为神一样的存在,看到他,仿佛就看到了教育的希望!这个被隐藏了20多年的中国好老师,他,就是王晓琮。
王晓琮来自黑龙江双鸭山的乡下,年仅14岁就考上北京大学少年班,18岁时,从北大毕业,然后又考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曾代表国家到美国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评委。数学好,语言更是令人惊叹,英语流利到不需任何翻译,学习时他本想去美国深造,可移民局没批准,原因是:英语太溜了,怀疑他有移民倾向。于是,他只好选择去法国,并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从来没学过的法语,还逆天地把法语词典全背了下来。再后来,他回国,进入哈尔滨理工大学教书,一教就是20多年的光阴。看到这些,能感觉到他确实很优秀,然而他最牛的,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才华。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贴吧随便一搜,就全是跪求王晓琮老师课表的信息:连外校的学生都慕名而来:早在2009年时,就有学生赞叹他的水平太厉害,下面评论没有一个有异议的:本以为他公开的信息已经够牛了,可学生们还说出了他更多的本事。比如7天就拿下了C语言……C语言是通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它究竟有多难学呢?有人形容:“宛如少林武功般博大精深。”而且,他还能过目不忘,上课时连教材都不带,走上讲台就开始滔滔不绝,无论多复杂的积分、多难的高等数学,他竟全都可以当场口算出来。
他常常会直接在黑板上,把要点、公式一下子全写出来,然后问学生:“看得懂吗?”有些学生一下子就看懂了,可有些学生怎么都不明白,于是,他就直接走下讲台,往不明白的同学跟前一趴,开始认真的仔细讲解起来,一定要讲到对方彻底弄懂为止才罢休,还会总结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给学生。他对学生们亲切但绝不溺爱。
在学校里他的严格是出了名的,可没有一个学生记恨他,都知道他是真心对自己好,甚至有个学生毕业都20多年了,脑海里依然只记得王老师。
他的才华有目共睹,他的教学令人敬佩,可他的外表,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第一眼看见他,你完全不会想到这是个老师,甚至会认为他是流浪汉、捡破烂的:书本装在塑料袋里,一年四季就两套衣服,夏天一套,冬天一套,一年到头就两双鞋子,夏天凉鞋,冬天胶鞋,还都是破旧无比的。男生一般都爱吃肉,饭量也大,可去食堂,他只打素菜,明明就很瘦弱了,却还是只吃一盘,并且吃得干干净净,就算盘里只剩一点油汤,他也要坚持舔干净,绝不浪费。很多人都对他抱有偏见,觉得太寒酸,太不顾老师形象了。可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这么节俭的原因,是因为工资微薄的他,一直都在坚持做慈善,他默默无闻地资助了好多贫困生,宁可自己过得苦一点,也要让孩子们得到帮助。
教书教到现在,王晓琮还只是个讲师而已,没能当上什么教授、副教授,也没拿过什么大荣誉。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愤愤不平,而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在意。他就像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扫地僧,身材枯瘦,拿着把扫帚,隐居于少林寺藏经阁内,默默地扫了数十年的地。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偶然间,才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见者皆惊,见者皆叹,其武功臻至化境,强大到难以想象:“一抬头,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却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去世间任何追击。”
王晓琮,正是当代中国教育界的扫地僧。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多少人惑于势利,唯财是举;多少人失去本心,醉心浮华,身为知识分子,却忘记知识分子该做的事,在潜规则中活得世故而圆滑。
王晓琮身上的品质实属稀缺,他靠的不是身份和地位,而是靠真才实学令学生折服;他诲人不倦,用心对待教育,那轻抚草叶的温暖,那抵御清风的薄凉,都为他的学生们指明了一生的道路;他以身作则,不采浮术、不问功名、只求真知,坚守教育初心之所在,在一方角落里默默奉献。少年强则中国强,而学校乃国家文化之魂,唯有好的教育,好的老师,文明薪火才能得以延续,国家民族方能涵养未来!
如果中国教育界都能再多几个,像王晓琮这样的“扫地僧”,那么,国家幸矣,社会幸矣,民族幸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