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学体裁的形式多样,有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剧小说、寓言等等。在这些题材中我常接触的是小说,文体流畅,易看易懂;最喜欢的是散文,文字优美,文体不拘一格,自己也偶尔写两篇散的不能再散的散文;最崇拜的却是诗歌,文字简短,意境深远,不过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撰写诗歌的天赋。不会写却不影响我接近诗歌的脚步,前两天看到谷川俊太郎的《三万年前的星空》这本诗集,想起有个书友跟我说:“你不会写诗可以看看谷川俊太郎的诗集,语言简朴,易读易懂。”于是毫不犹豫收入囊中。
看书前先了解作者已成固定习惯。谷川俊太郎生于1931年,是个老爷爷了,却是日本最负盛名的诗人,也是当今国际诗坛被广泛阅读和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称为日本国民诗人和现代诗歌旗手。21岁出版首部诗集《二十亿年前的孤独》,被公认为是前所未闻新颖抒情诗的诞生。至今已出版80余部诗集。
《三万年前的星空》分为三辑,分别以我、少年、不死为名。
作者 谷川俊太郎翻开后首篇的自我介绍令我忍俊不禁,谷川俊太郎的幽默风趣和真实接地气令我迫不及待往下翻阅。
看到“早晨”里的诗句:
先在被窝里伸个懒腰
然后忽然起床
去尿尿
拿过来报纸
我是微小的发电站
……
地球坐在桌子上
我向地球做鬼脸
喝着胡萝卜汁
打开电脑
发呆了一会儿
……
这些简单的诗句将早晨起床前后的情景描述的淋漓尽致,看似平淡的场景却是作者思绪飘荡、灵魂飞跃的时刻。
又如“再见”这首诗里,和其他诗人的与亲人、大山、江河告别的方式不一样,作者和自己的肝脏、肾脏、胰脏以及五官,包括“小鸡鸡”一一告别,用最直白的语言写出了生死之别,诠释了生与死的问题,既是看开,也是无奈。
而“空屋1”将一对夫妻在战争的阴影笼罩下,行夫妻之事却似偷情一般,不能同时进出家门、没有时间进行言语交流的悲哀。
女人走进家门
男人从别的门进来
……
男人走出家门
女人从别的门出去
诗集中这样接地气又恰到好处的诗句比比皆是。
'继续写“应该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体现。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法阻止作者继续写诗的念头,其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因为作者是诗人,只能用诗来抒发。
作者诗中的“我”、”少年“既是他自己,也是你我。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不自觉的从诗中找到自己,有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三万年前的星空里,有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还未出生的老人,有时又会觉得自己正穿梭在山水林涧。
淡黄色的封面风雅别致,上面映衬着白色的点点和流线,好像白昼的星空,看不见但能感受到。
文体分别以中日文排版,是一种贴心,也是一种必要,令读者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对照、感受作者原本的意境。
人类孤独地生活在这宇宙中,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人类的,唯有语言。所以我们只能以语言去对抗宇宙的沉默,对抗心底的寂寥。而诗歌的力量无疑是最无穷大的。面对生命的苍白,只能写诗,面对美好的爱情,也只能写诗。人生的悲喜哀乐愁,都只能写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