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58811/987e12d5e6a6df13.jpg)
一位德国空姐说,“希望我们的航班不要去中国,不然我就辞职。”机长疑惑的问她,“你为什么那么怕去中国呢?”接下来空姐的一席话令机长哭笑不得。
莉娅是一位来自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年轻空姐。她有着一头金色长发和明亮的碧蓝眼睛,是一位典型的北欧美女。
打从小时候起,莉娅便梦想着加入航空公司,尽情接触自己所热爱的蓝天。
22岁那年,莉娅梦想成真,进入了德国一家知名航空公司工作。对于这个爱好旅行和向往天空的姑娘来说,这无疑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刻。
然而,就在莉娅沉浸在职业生涯的成功喜悦中时,她收到了一个消息——公司决定将她调配到飞往中国的航线上工作。
这完全颠覆了她的想象,中国在她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环境污染严重、治安混乱的穷国。
尽管从未去过,但她坚信自己会在那里忍受恶劣的生存环境。甚至,她不惜以辞职相威胁,只求逃避前往中国的命令。
面对机长的追问,莉娅毫不掩饰自己的恐惧——她坚信中国人贫苦落后、生活艰辛。
机场内外遍地乞丐,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极差,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
这些信息都来自她长期关注的西方媒体报道,尽管未曾亲眼所见,她仍深信不疑。
不过,机长听后只报以一笑,他曾多次亲自造访中国,亲身所见与莉娅描述的大相径庭。
在他的劝说下,莉娅虽然百般不情愿,还是踏上了前往中国的班机。为防备所想象的恶劣环境,她特意带上了大量日用品和食物。
然而,当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出现在莉娅面前的一切却令她极为惊讶。机场内外整洁宽敞,四周高楼林立,与她印象中的中国毫不相似。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她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中国历史文化名胜,这些世界级遗产向她展示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底蕴。
与此同时,繁华的商业区、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高效的交通系统都让莉娅深刻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经济蓬勃和社会发展。
中国人民生活富足,个个面带笑容。这一切都颠覆了她原先对这个国家的刻板印象。
这次中国之行让莉娅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观念存在很大偏差,这源于对媒体报道的机械盲信和信息的碎片化。而亲身体验才是认知世界的最佳途径。
【煜明说】
西方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抹黑,导致一般民众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这个故事说明,媒体报道和传媒和社交传媒,对一个人的认知影响有多深,就拿中国为例,汉奸公知对欧美西方的美化,蒙骗了多少国人的眼睛。
煜明这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享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
️环境塑造自我认同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倾向于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通过精心挑选的照片、生动有趣的文案来呈现自己。
这种虚拟世界的遮掩背后,隐藏着一个心理现象:环境的塑造自我认同。
我们会开始认为自己的生活应该如此闪耀和完美,导致在现实中可能产生自卑和不满足感。
️求得他人认可的追逐
我们常常关注自己发布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反馈,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同。这种行为被称为“赞同追逐心理”。
然而,这种追逐也使许多人陷入了对他人认可的无休止的追求之中,忽视了自己真实的需求和价值。
️比较与不满足感
社交媒体充斥着人们展示成功、幸福和精彩生活的照片和故事。
这使得我们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产生了一种称为“社交媒体焦虑”的心理现象。我们容易陷入与他人的成就和生活状态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不满足感和自卑情绪。
煜明这里介绍五个方法来应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
️定期断网。
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心情低落甚至是抑郁,因此定期断网是非常必要的。
你可以将断网时间设置在晚上睡觉前、早上起床后或者是在工作之间的空闲时间,这样有助于你放松身心、恢复精力。
️关注信息的质量
社交媒体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但是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你需要学会区分哪些信息有价值、可信、正面,哪些信息是不真实、误导或者是负面的。
如果发现有些信息会对你的情绪产生不好的影响,你可以选择忽略或者减少浏览。
️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控制
你可以设定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限制,例如每天使用不超过半小时,或者在特定的时间段使用,如下班后的半小时内。通过合理的使用时间控制,你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情绪。
️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场景
将社交媒体限制在特定的场景下使用,例如在特定的社交活动或者是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使用,而不是在工作或学习时使用。
️保持情绪的平衡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和社交互动可能会让人感到兴奋、高兴或者是失望、焦虑。
为了保持情绪的平衡,你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而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
同时,你也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进行身体锻炼、听音乐、阅读等放松方式,来缓解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
关注我,每天为您更新有趣有料的心理学故事,陪伴你的心灵成长,让你的灵魂变得有趣,生命更加绽放充满活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