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雪,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人在婴幼、童年时期所受的伤害如何内化成人的心理模式,从而让人陷入重复剧情,无法自拔。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走出剧情,活出真相,远离套路。
一、觉知、观察、远离、解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剧情,常常生活在这个套路里而不自知。所以当我们一遍一遍重复套路陷入剧情时,我们要依靠自我觉知,来一次又一次地帮助自己解套。通过觉知到自己的剧情,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慢慢远离,直到解套。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突然回想起自己以前也有一个经常上演的剧情,那就是我常常陷入悲观幻想,比如经常想自己或者家人哪天遭遇重大事故,生活非常悲惨,越想越惨,其实这些在真实生活中从未发生,但是自己经常隔断时间陷入这种情绪。
我尝试问自己,我为何会陷入这个剧情,首先是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不会幸福,这可能和我童年缺爱有关。我和爸爸妈妈感情比较疏离,尽管他们尽到了做父母的义务,养育我成人,供我上学,但是在情感层面上没有给予我关心。整个童年时期,他们都在忙着吵架,吵了一辈子。这种常年的争吵、冷漠的环境给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我活的小心翼翼,我感受不到他们的爱,我自己也变得冷漠。所以我自己沉浸在幻想中,觉得自己活得惨,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博取他们的同情和关爱。
当我觉察到这些时,当我再次出现这样的情绪时,我会提醒自己,观察情绪。同时我自己为人母后,也变得更加理解父母,他们并非不爱我,只是不懂得如何去爱,在他们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已经为我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内心达成和解,就会释然。现在我已经很少陷入这个剧情,但是难免会陷入其他套路。所以当我们面临这种大坑时,自己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力、觉知、观察、远离、为自己解套。
二、冲突、和解
人格健康的标志是能够接受冲突和有能力和解。我曾经有过和作者一模一样的内心经历,那就是非常害怕冲突,所以经常采取“ 忍” 的 方式,避免任何冲突,忍到最后一个稻草落下引发毁灭性大爆炸。以前我以为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看父母吵架,所以厌恶一切冲突。书中给了另外一个诠释:脆弱妈妈、歇斯底里妈妈、不接受和解妈妈。婴儿在表达攻击性时,这三种妈妈表达出不同的状态,不接受和解妈妈后果最严重。只要跟妈妈发生冲突,咱们的关系就毁了。所以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焦虑,一有冲突就会撤离。看到这里,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在我自己和孩子的相处关系中,我就是这么对她的。有时候娃惹我生气时,我老想着用冷漠来处罚她。这种心理太可怕了,而我毫不自知。
可以发生冲突,也可以和解,这是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以后千万不要害怕冲突,而是在关系中表达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即便发生冲突,也不再是冷漠逃避,而是合理沟通,这样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
三、付出感
书中说付出感是婚姻关系的坟墓,靠一味牺牲自己付出来维持亲密关系是不可取的。不要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要活在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这一点我倒是从婆婆身上体会很深。我婆婆就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人,任劳任怨。虽然我很感激她,但是有时候我觉得她做的过多了,她把我和老公彻底养成了一个巨婴。我们一大把年纪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不用做,但是对我而言,我还是希望有些事情我可以做,而不是像这样做一个废人,虽然在外人看来,我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有时候当我的边界被侵犯时,我心里实在很窝火。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的确我现在也没有办法独立。我对自己也非常不满。正如书中所言,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尊重父母的付出感,但是自己也要争气,创造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先为自己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