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4666/cc1008217b4430c7.jpg)
这一年我接手了11班和15班,从高二开始带,依旧是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上一届的经验,让我已经熟悉了小笼包和汉堡包混吃,只是两个班在两幢楼里,这养成了我按时下课的品质,因为课间很短,拖堂就意味着为人师表的我不能优雅地走到另一个班了。按时下课对一中的老师来说是很稀缺的品质,学生们戏称拖堂为劳模,早到为先进,当劳模碰上先进,他们就只能启动憋尿模式了。
因为种种原因,这一届的高二年级,一中借用了职工大学的场地,我们这一年在职大度过。陌生的环境让人想做陌生的事,今年的古文教学,我一改传统教法,让孩子们排了《廉蔺列传》的课本剧;《魏公子列传》用半命题《最……》的形式贯穿全文,确实让文言文教学变得有些趣味。这帮孩子很给力,奇思妙想多多,教学相长。我似乎走进了教学生涯中的一片新天地,它吸引着我饶有兴趣的去琢磨,激情在慢慢复苏,似一阵风来过又有了星星点点的火光。这是老教师的第二春来了吗?如果我知道这是我的最后一届高中学生,我可能会做得更好,造化弄人,一切就这么开始,就那么结束,所有的唏嘘是在多年之后的回顾罢了。当然偶有的另类见解也让我寝食难安,辗转反侧,像锐恒的两篇文章论师道,论教育,令我开始思考教育到底是教知识还是育人。6月15日,高二学期临近期末时,我们从职大搬回一中本部,开始高三的节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4666/7c57990bce922916.jpg)
12月份我第一次以参赛老师的身份去了长春,一个讲课比赛,飞机即将落地时,空姐温柔的提醒:地面温度零下16度。我的妈呀!来回一共三天,走在长春永远是冰的街道上,穿着高跟鞋的我像日本穿木屐的女人,紧紧搂着涂老师的胳膊。在银装素裹的长春,人人口吐仙气,冷空气爽得让人想变成大侠。也只有三天,可是在分秒必争的高三时期就显得奢侈了,我在长春日落后的刀风雪地里,倍加思念我的家乡。
高三就是这个节奏,补课、月考、模拟让日子杀气腾腾。虽然黎明前最黑暗,可是太阳从来没有离开过。谢谢彼此,我们彼此陪伴着走过这段人生中很特别的日子。我没办法忘记你,你没办法忘记你,因为这段日子不会被人生忘记。很幸运,我出现在这段日子里。最后一届也毕业了,我的女儿的童年是和不同的高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过的,我带着她加班、批卷、上晚自习。一次和女儿坐公交,接到毕业的子建的电话,我激动地问这问那,他羞涩的说,孙老师,麟麟也在旁边吗,我想和她说件事。My god!原来,我就是一个接线员。我把电话十二分不舍的给女儿,“果维C哥哥,是你呀……”两人开心的聊了好久。我还以为我在学生们的人生中占了一席之地,原来我想多了,哈哈,这样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4666/afc40395c765ca3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