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节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产生了如下的想法。
众所周知,《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不好上,是很不好上,因为牵涉到两种运算三个数的算式变形,学生对它的感觉,需要经历很多次的思考与实践才能建立起来这个模型。如果要在这节课上说“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也许最好就是聚焦乘法和加法的意义来做。
01撬动思维的前提是:让他思考
老师给出了两个情境(教材上只有1个情境),目的是想提供多一些的例子,这样也可以。
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巡视中选取了6个算式(让学生用黑板贴写,写好后贴到黑板上),但是呈现上去的时候,老师已经将之进行了标准的分类,如下呈现:
(5+3)×10 5×10+3×10
8×(4+6) 8×4+8×6
(3+7)×4 3×4+7×4
当我看到老师这样的呈现,我是真的傻眼了:这个过程省略了好多学生的思考。而这思考,恰恰是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必须要经历的思考。
哪些思考呢?一是对算式意义的理解,二是对这两种不同“形”的算式的初步分别感知,三是对这两种不同“形”的算式的关联感知,四是用意义打通这两种不同“形”的推广。
可惜,这个思考过程被老师轻而易举的代替了。所以,学生后面的思考,犹如空中楼阁,地基不牢,怎么期望学得到位呢?
后面的学习,整个氛围就比较沉闷,听不到学生的问题,也看不到学生的深度思考。
02开课就可以撬动思维
我们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一定是方便我们在能够巧算的时候进行巧算。那为什么我们不能从这一点开始呢?因为教材所举的例子,是非常普通的数字,学生感受不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丁点好处,对于为什么学就会陷入迷茫,当然也就会倦怠。
如果是我,准备这样开课。
第一:做题竞赛。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看谁最先算出正确的结果。
(1)97×89+3×89 (2)102×34 (3)(40+4)×25 (4)99×27
通过这样的竞赛,经过辨析,学生会初步从意义感知,在某种情况下分开算快一些,在某种情况下合起来算要快一些,要看数字的特点是什么。分别写出对应的另外一个相等的算式,看来,这样的算式都一个和它长得不一样但数字一样得数相等的算式。
再将这些算式回归到情境去解释,最后再写出类似的算式,抽离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就是顺理成章。
第二:旧知引入
当然,如果觉得我这样的开课应试太明显,或者运用太明显,那也可以直接用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数松果的情境图,你能用()×(5)+()×(5)的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吗?从实物图到点子图到面积模型图,一步一步结合算式理解,深刻理解原初模型,再发散开去,寻找到更多这样特征的算式,引向建模。
当然,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能说出:A个c+B个c=(A+B)个c,才能表示学生明白这个运算律的意义,也能从数数的角度去发生关联,体现一致性。
学生的解释规律时用了这样的句子:一个数乘两个数时,可以打包来乘。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句话,找到亮点和改进的地方,也是对规律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