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辨症理论

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辨症理论

作者: 小旋风520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11:48 被阅读0次

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等症状的描述。

又因红斑狼疮常因日光暴晒而诱发或日晒后病情加重,名之为(日晒疮)。而盘状红斑狼疮常在面部形成周边盘状隆起的红斑性损害,有人称其为流皮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发热、发斑者,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治疗,归纳为((温毒发斑、热毒发斑、阴虚发斑、血热发斑))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出现胸水、腹水、水肿等症状者,中医称为悬饮、水臌、水肿等,如病程较久,人体比较虚弱者,可以归属于虚劳范畴。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外在的表现不一,累及脏腑各异,中医有不同的相对应的名称。

中医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基本认为主要有先天不足,身体亏虚,加上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外受六淫之邪侵袭,引起五脏亏虚,三焦阻滞,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临床以((虚))象为主要特点,兼有——((湿阻、血瘀))等标实之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起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亏,精血不足,加之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六淫侵袭,阳光曝晒,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皮肤受损,渐及关节、筋骨、脏腑而成本病。

初病在表,四肢脉络痹阻,先表后里,由表入里,由四肢脉络入内而损及脏腑脉络。在内先在上焦,由上而下,渐至中焦,再及下焦。由轻渐重,由浅渐深。在表在上较为轻浅,在里在下较为深重。若表里上下多脏同病,当为重证;如再由下而上弥漫三焦,五脏六腑俱损,上入清窍则最为危重。

本病基本病机是————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热毒内盛,痹阻脉络,内侵脏腑。在经络、血脉,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可累及于肝、肺、脑、皮肤、肌肉、关节等多个脏器。

(二)分证论治

1.气营热盛证

证候:高热,不恶寒,满面红赤,皮肤红斑鲜红,咽干,口渴喜冷饮,尿赤而少,关节疼痛,舌红绛苔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2.阴虚内热证

证候:长期低热,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而有暗紫斑片,口干咽痛,渴喜冷饮,目赤齿衄,关节肿痛,烦躁不寐,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玉女煎合增液汤加减。

3.热郁积饮证

证候:胸闷胸痛,心悸怔忡,时有微热,咽干口渴,烦热不安,红斑皮疹,舌红苔厚腻。

治法:清热蠲饮。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加减。

4.瘀热痹阻证

证候:手足瘀点累累,斑疹斑块暗红,两手白紫相继,两腿青斑如网,脱发,口糜,口疮,鼻衄,肌衄,关节肿痛疼痛,月经愆期,小便短赤,有蛋白血尿,低热或自觉烘热,烦躁多怒,苔薄舌红,舌光红刺或边有瘀斑。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5.脾肾两虚证

证候:面色不华,但时有潮红,两手指甲亦无华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时而午后烘热,口干,小便短少,两腿浮肿如泥,进而腰股俱肿,腹大如鼓,舌胖,舌偏淡红,苔薄白或薄腻。

治法:滋肾填精,健脾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6.气血两亏证

证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肢体麻木,舌质淡,苔薄白。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7.脑虚瘀热证

证候:病情危笃,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痰壅气粗,舌謇,舌色鲜绛。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8.瘀热伤肝证

证候:低热绵绵,纳呆,两胁胀痛,月经提前,经血暗紫带块,烦躁易怒,或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红斑、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法:疏肝清热,凉斑活血。

方药: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相关文章

  • 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辨症理论

    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

  • 为什么治疗疑难杂症的全是中医?

    中医和西医相比,西医有临床,有数据,中医没有临床,没有数据,难道不科学吗? 中医又是怎样来解决世界疑难杂症的呢?这...

  • 系统自学中医700问之《中医药学概论》——光明中医网校

    《中医药学概论》一书,旨在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 学员在自...

  • 肝癌的先兆——临床辨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肝脏一般是不会“喊疼”的,在医疗界看来,肝癌是非常善于隐藏的癌症。 ...

  • 2018-04-26

    学点各种中医特色疗法,掌握一些中医的基础理论,很多医院即查不出病理原因,也无临床解决方法的病,用中医来解决...

  • 10种防治肥胖症的常用中药

    中医中药在肥胖症的治疗上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中虽无肥胖症的症名,但究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应归属于“...

  • 后天之本说脾胃(笔记)

    中医的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指导临床的理论...

  • 中药可以治疗糖尿病吗

    中医理论中,可以治疗糖尿病,古代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治疗消渴症的有消渴丸,并通过中医理论各种阴阳五行寒热虚实进行推论...

  • 中医抗疫显神奇

    中医抗疫显神奇 文/诚明子 中医药巧用, 辨症治病毒, 加强练气功, 患者得保护, 减少副作用, 免疫力更足, 主...

  • 中医舌诊:舌上瘀斑、舌下青筋,伴有头晕,千万要警惕这种病

    舌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诊的一部分,临床上对于各种疾病,都常结合辨舌来决定诊断和治疗,它是中医诊病的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辨症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wk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