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是未富先老的情况,人口严重老龄化,如今又面临低的生育率。中国的生育率也已低于2.1多年,而这一数值被公认为完成世代更替所需的最低生育标准。二胎政策公布以来,人口非但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生率下滑了。
自1971年起,中国的生育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自然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但原因或许不限于此:2013年和2016年,中国为了刺激人口增长,先后颁布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可生育率并未如期上扬。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7年新生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远低于国家卫计委此前2261万人的预期。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很多年轻人虽然喜欢孩子,但迟迟不敢生二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年轻人观念的改变。生孩子必须要对孩子负责,很多家长宁愿花更多心思在一个孩子身上,而不是盲目生二胎。毕竟生孩子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行。
如今城市里大多数夫妻都是双职工,孩子在三岁之前大都交由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虽然二胎政策下来了,但是公办的托儿所早就消失不见了。中国的托儿所主要招收未满三岁的孩子,出现于1929年。抗战期间,妇女们被“拉上战场,拉进机构工厂”,国民政府修建了不少托儿所,来帮助她们分担孩子的抚育工作。
1980年,中国颁布了《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明确定义“托儿所是三岁前儿童集体保教机构”,由地方行政部门领导。进入90年代,随着国企改制等政策的推行,企业附属托儿所纷纷关闭,旧有的农村、街道托儿所也大都不复存在。据教育部2005年第二期《教育统计报告》显示,相比2000年,短短五年间,集体性托幼机构减少56668所,锐减70%——其中,托儿所的消失比重远大于幼儿园。 很多公办的托儿所都消失了,只有少数的私立的托儿所还在,但是私立的托儿所价格贵,而且远远满足不了宝妈宝爸的需求。
生不生二胎最主要是看有没有经济实力。很多夫妻结婚之前就已经贷款买房,生活压力很大,生一个孩子给父母“交差”已经很艰难了,更何况再生一个呢?这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外企撤离了中国市场,很多人面临失业的艰难,自己生存都困难,何况再生一胎呢?
生二胎需要莫大的勇气。很多夫妻决定生二胎,但是家里的老大不乐意,结果也没辄。家里的老大早就习惯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一想到父母要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来分掉自己的宠爱,自然很不乐意。这也是很多家庭不敢要二胎的原因。
生不生孩子,这是女人的权利,并不是女人的义务。在职场上,生孩子就容易使女性丧失升职等机会,面对现实的考量,很多女性不得不放缓生二胎的节奏,甚至不敢生孩子。纵使我们国家有妇女保护政策,不允许企业辞退怀孕的女职工,但是很多企业招收员工,尽量不招收未婚未育的女性,这种情况仍很普遍。
你敢生二胎吗?不单单是你的小家庭可能没有做好准备。你的父母或者公婆也会极力地反对。毕竟带孩子耗费巨大的精力。你的父母或者公婆年岁上去,精力早就不济了,双方父母带一个孩子就已经卯足劲了,更何况再生一个呢?
最关键的还是社会还没有准备好,诸如买门票等事情,一个家长可以免费带一个1.3米以下的小孩,假如再带一个就要另外收费了。如果真的全民都争着生二胎,恐怕孩子的入学、就医等配套设施都跟不上。
你敢生二胎吗?我们要为敢生的母亲们喝彩,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个事实:无论如何要量力而行,毕竟生孩子关系着一家人的命运,凡事都需要相互商量,万万不可擅自作主,引发家庭矛盾就不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