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教育之

家庭教育之

作者: 茉兰说社群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7:38 被阅读0次

                  孩子成长的心理养育

      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必须满足的心理需求和心灵养分,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孩子成长分为几个阶段呢?孩子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等0到3岁,3岁到6岁,6岁到12岁,12岁到18岁。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那么这四个阶段就是0岁到3岁是树根,3岁到6岁是树干,6岁到12岁是树枝,12岁到18岁是树的果实。

家庭教育之

          如果错过了0岁到3岁的心灵养分,孩子的问题会在3岁到6岁显现出来,不过还有机会还有三年的时间来弥补,如果再错过了3岁到6岁的心理养分,那么孩子的问题会在6岁到12岁显现出来。这时候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庆幸的是有些可能还能弥补,如果错过了6到12岁的心理养分教育,很遗憾孩子的一生基本就被你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有保鲜期的过程。

        最重要的0到3岁阶段是种下种子到发芽,在内在化成树根的过程,那么树根呢,是成长好坏的关键因素,对于0到3岁的孩子,我们家长必须重点给遇到两大养分,第一是拥有安全感。小孩出生到一岁半的婴儿期是需要安全感的,他建立的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依附在妈妈身上,他是一刻也离不开妈妈,稍离开他,他就会有点害怕,怕妈妈不要他抛弃他,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完全靠在妈妈身上寻求安全感,安全感建立起需要妈妈陪伴在他身边,如果妈妈没有陪在他身边,那么孩子就会出现安全感不足,这个阶段安全感如果没有建立好的话,他就没有能力到下一个阶段。安全感可以说是一辈子当中最重要的基础,所有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都是从安全感当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未来就会自卑,经常质疑别人,会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总觉得自己很弱小,很想强大。有些男孩呢,就会出现娘娘腔,女孩呢,就像女汉子。

      安全感注定了孩子未来一辈子的人格健康问题,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呢?第一个就是会爱哭,动不动就哭,很容易哭鼻子,第二个是比较黏人2到5岁都喜欢黏着别人。他的探索能力也会比较低,在家的时候会很活泼,到外面去的时候不喜欢和别人交往。第三个呢,容易主动攻击别人。我们打个比方,生活中猫和狗在一起玩,猫总是先动手,因为他担心狗要打他,其实是猫自己内心害怕,猫就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呢,未来会影响他的自信心的建立,他会自卑,他总觉得比别人要差,然后呢他就会很容易往坏的方向去想。

      那么问题来了,一岁半的孩子怎样建立安全感呢?就是妈妈暂时八个月之内一定要把工作停掉去陪伴孩子母乳喂养,让孩子和妈妈同床睡觉18个月后同房不同床,晚上睡觉把小床靠近大床,4到5岁有独立的房间,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要支持,要温暖,要有可靠的帮助。及时,提供,温暖,可靠,这四个关键词是四个步骤,孩子的安全感才会慢慢的建立起来。比如孩子三岁的时候玩滑滑梯,他刚开始上去,从上面往下滑会很害怕他会喊爸爸,爸爸应该怎么办呢?应该马上跑到他的身边,用手扶着他的屁股说:”爸爸在这呢”你看我又没有及时用我?有没有马上跑过去,其实有。爸爸靠在他身边够不够温暖?够。然后用手扶着他的屁股,够不够可靠,够!这样孩子的安全感就会被建立起来。

    一:而一岁半到三岁是孩子的探索期,孩子的探索期。探索期就是孩子全方位探索世界事物,用手用心去感知世间万物的过程。探索期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选择能力,可以说人的大部分能力和这个探索的能力都是有关系的。

      那么探索期应该怎样陪伴孩子呢?探索期陪伴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去感受世界万物,而不是以健康危险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探索能力,怕孩子受伤而阻止他和别人的人际交往,而是应该让他去尝试,出现问题,帮他分析解决。例如带孩子的时候咱们往往都会说,哎呀,那个沙子好脏啊,不要摸。玩水容易把衣服弄脏,不要去玩。那个小朋友好凶,不要跟他玩,小心被他打等等事例。

    那么孩子探索期被家长阻碍,会带来什么巨大的伤害呢?第一:注意力被破坏,第二探索的能力被破坏。咱们都知道,外国科学家得诺贝尔奖的特别多,而咱中国的科学家,得诺贝尔奖的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源于外国的爸爸他们经常带孩子去外面探索世界去野炊和孩子一起修车,带孩子探索孩子未知的事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就是差距!第三孩子的选择能力会被破坏!选择能力会被破坏的孩子,长大以后没有主心骨。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不知道遇到事情该怎么办。是依附于别人的意见和见解。

        孩子玩耍时摔倒了,应该怎么办呢?一般家长有三种做法。第一种: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不鼓励也不帮忙。如果孩子哭了,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家长不帮孩子,孩子就觉得家长冷漠。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他不会帮助别人,而且有什么事情他会自己承受,所以孩子需要帮助时,应该给孩子提供温暖可靠的帮助,而是冷漠的不管。第二种:就是马上冲过去,第一时间抱起孩子安慰孩子,宝贝不哭。那么第一时间冲过去抱起孩子到底好不好呢?其实不好,只要他不哭,他自己有能力起来,他自己可以去克服这个困难,如果你每次都在他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他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觉得反正有人帮忙。这种孩子,长大了就是明天的花花公子,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第三种家长呢,就是孩子摔倒了,家长会过去打地板,打桌子。这种孩子长大后一辈子都学不会自我负责,自我能力严重不足。一但出现生命困境都以为是别人的原因,都是别人的错。

          那么当孩子摔倒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咱们首先来看他的能力能不能自己起来,如果不能自己起来,在鼓励他的基础上,再给他一只手,就可以帮他,这样你才是温暖可靠的帮助。

      二:3岁到6岁自我认同期

家庭教育之

        1.认同期,是一个人自信心建立最关键的时刻,因此在我认同阶段我们一定要让他建立起自信心,经常去认同他,告诉孩子你是妈妈心中最棒的孩子。比如告诉孩子你画画的真好啊。你这个手工做的真棒呀。2.这阶段也是孩子的竞争期。竟争期的孩子是喜欢玩挑战,喜欢赢!经常在家带孩子的宝妈就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玩些游戏,喜欢跟小朋友一块玩。那么这个阶段咱们应该怎么陪伴孩子呢?多创造竞争机会让孩子赢!这样长大后的孩子以后在单位,他会有竞争力,就算不成功他也会知道,下一次还会有机会去竞争。

三:6岁到12岁是孩子的关心期。

家庭教育之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己的人际关系,而且都是双方的。孩子会交许多的朋友,他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他好。这个年纪的孩子呢还会孤立别人,也会被别人孤立。所以孩子很容易陷入到一个不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家长应该多让他交朋友,多和他和他的朋友一起玩。当孩子被孤立的时候,一定要找出原因帮孩子度过这个难过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交际,在学校有的时候容易被孤立,但是一定要找出原因,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四:12到18岁孩子的亲密期。

家庭教育之

      那么这个时期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呢?需要怎么样的心理养分呢?在这个青春期,你要理解他,而且要把性知识跟孩子讲讲,交什么样的朋友谈恋爱要注意什么?初恋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我们要不要初恋等等都要跟他讲解,我们也要把性知识性预防和可能的性伤害都要讲给他听。如果孩子已经迷恋上异性,那么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理清爱情跟性的关系,让孩子知道情感和性的界限明确,告诉孩子不可以发生性行为,让孩子懂得性行为的后果,有时候你越不想让他知道,他越是会去偷偷的尝试。还不如明明白白的给他讲清楚。如果觉得不好意思,可以给孩子看书籍,写信等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不要忽略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养分,不要去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健康的去成长为参天大树。

课后感触:通过海豚教育一一老师的这堂家庭教育精彩课程的分享让我明白了每个年龄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养分都至关重要,那一环没有做好,以后孩子都会成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学习了这堂课,家长就应该学会针对性的去帮孩子解决每个心理时段需要的心理养分和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会害怕胆小。回想在教育孩子的这些过程中,真的出现了老师所说的这些问题,从来没有深层次的去想过出现这些的问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起需要物质上的养分,还需要心理上的养分被关注,被需要被信任,被看见被承认,被回应,被呵护,被关爱,被尊重,被欣赏,被理解,被肯定,被重视,被感激,公平等都是一个人所需要的心灵养分,只有通过这一点一滴慢慢的积累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才会慢慢的建立起来,这也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同时也需要家长时时刻刻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促进法”之“家庭责任”篇

    20211024(静心而论1008): “家庭教育促进法”之”家庭责任”篇 “家庭教育”,是指父...

  • 教育札记:言传身教之育人先育己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中写到:至于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

  • 真正的家庭教育

    开心佛日志之(一七七0) 家庭教育!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关注家庭教育,有的父母已经学习了家庭...

  • 家庭教养指南

    最近在看《家庭教育》这本书。 人民教育家陶行之这样评论: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是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

  • 学习笔记――手帐记录

    家庭教育之激励教育――卢勤老师讲座学习笔记 最近喜欢关注家庭教育。话说,教育娃儿的起步,是父母修行的开始。 想要与...

  • 上陵镇中心小学《奶蜜盐》第十期父母共读分享会

    本期精读部分:《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之“家庭教育不是去‘教育’,而是去还原”“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

  • 潜能瑜伽嫡传入室弟子家庭教育学习心得

    (作者: 汪丽军) ———家庭教育与瑜伽之关联 在学习潜能瑜伽的《瑜伽经解瑜伽心》时,里面就有涉及到关于家庭教育的...

  • 家庭教育之

    孩子成长的心理养育 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必须满足的心理需求和心灵养分,是至关重要的。那么...

  • 01:孟母寻学宫

    绿色磨砺教育德家庭教育心法: 先明“教育正道”,再养“家庭风水”。 教子之道:强化天性之“善”,播种圣贤之“智”,...

  • 一根棒棒糖引发的家庭教育思考

    家庭教育,最大的焦点之一就是家庭成员没有各司其职。子女,理当由父母来管教,长辈可辅之。家庭教育的标尺必须一致,从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xf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