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强调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呢?
1.让学生明确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时,先带领大家明确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
比如,今天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翻开第一页,读左上角两行字: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然后提问学生:“山川湖海”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大自然。引导:那由此看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哪方面的?学生回答:自然风光。那我们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自然风光。
师:单元导读右下角有三行字,主要是两点,大家读读这两点,你发现这两点分别是关于哪方面的?
学生回答:第一点是阅读方面,第二点是表达方面。
师:我们看第一点,阅读方面,我们要做到什么?表达方面,我们要做到什么?
生:阅读方面要做到“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表达方面要做到“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有了目标,就如同航海中有了航标。同时,在梳理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第二个方面是第一个方面的递进话。
2.巧借课文插图。课文中的插图是我们可用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巧借插图能让我们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我就在屏幕上展出课文插图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从画面中看出了什么?有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草原,我想到了羊群悠闲在草地上吃草。
生2.我看到了蒙古包,想到了蒙古族人在热情地招待客人。
……
引导:根据以上大家的想象,现在请大家出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3.读中想象,读后分享
最美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也是在朗读中实现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去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