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想法读书
【每周读本书】《拆解:简单高效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

【每周读本书】《拆解:简单高效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

作者: zl爱思考的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25-01-03 21:23 被阅读0次


【基本介绍】

《拆解:简单高效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作者常宁、孙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4月,11.3万字。

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和中年,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直接得到“结果”,而慢慢丧失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像海上的帆船失去了方向,不知为何而前行。大多数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都急于解决问题,急于寻求最快捷的答案。但真正的核心或本质问题总是藏在冰山之下。

作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创建了“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通过“观察、描述、分拆提炼、提问题、解问题、评估”六个核心环节,帮助我们发现日常生活、工作、家庭教育等领域和场景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到底在哪里。

本书共分为6章。前2章,作者研究并绘制了“问题解决思维逻辑图谱”,揭开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内在路径。第3-6章,作者提供了多个实操方法论:训练提问能力的“观察-思考-提问”三阶段模式、助力信息挖掘和沟通关系的“宽口提问”和“窄口提问”法、像剥洋葱一样逐层挖掘问题的“大而化小”分解式提问策略、助力解决问题的“拆解式提问-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以及“问题解决迂回术”、拆解式提问日常训练创新力等。

【撷取摘要】

1.

什么是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呢?作者说,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就是发现核心问题的能力。

比如,翻转课堂的缔造者和引领者、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从留意到表妹的数学学习问题开始,他逐步思考学生学习时面临的问题、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等,层层剖析,并不断尝试自己的方法,慢慢寻找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可汗不断的探索带来了最终的创新:“网络视频课程+精熟教学法+知识地图”教学模式。

梳理问题解决者背后的思维逻辑过程和思维方式,是研究问题解决路径的最好方法。比如,可汗的问题解决思维脉络详见下图:

2.

问题解决思维逻辑图谱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从问题解决者的元认知中寻找。元认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知识的认知,另一部分是对学习知识过程的监控(思考过程)。

问题解决思维逻辑图谱详见下图:

作者说,在问题解决思维逻辑图谱的流程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具便是”提问“。它像一张有力的网,横贯了问题解决思维逻辑图谱的整个过程。

问题解决思维逻辑的起点往往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紧接着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分析和思考问题根源,不断尝试和寻求解决方案。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通常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多种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多角度的尝试,才能初步找到相对合适的可选方案。然后,问题解决者会针对初步的可选方案进行评估和诊断,发现方案的缺点并不断优化。最后,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最终找到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创新其实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你在……中发现了……问题,你通过……方式,最终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优办法”。

3.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吉德林法则: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能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下来,问题就已经被解决一半了。这个法则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的。

发现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出不同层面的答案,能鼓舞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能衍生出全新的研究领域,但是标准答案却会终结这一切。

作者提出了一个“提问-问题解决”机制模型:

提问和思考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内循环。越会提问,越会思考;越会思考,越会提问。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提问”是促进创新过程的最核心工具,也是最底层逻辑。换句话说,提问就像一把能够打开创新大门的万能钥匙。

4.

作者极力推荐了贝格尔在《绝佳提问》这本书中总结的“为什么……假设会怎样……如何……”三步走提问方式。

贝格尔发现,在大量创新者的创新路径中,“提问”成了家常便饭。他们往往会在观察的基础上,先提出“为什么……”的问题,紧接着,他们会提出“假设……会怎样”的问题,最后,他们会提出“如何……”的问题。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详见下图)。

在模型中,“观察和描述”是前提条件,“分拆提炼”和“提问题”是核心,“解问题”是目的。

5.

拆解式提问法中的第一步观察,是为了注意到/留意到/觉知到自己、他人当下所处的境况、状态,或者留意/觉知到当前某种现象(或事实)。“注意到”“留意到”“看到”“感到”等词语往往都是代表我们的“观察”行为和结果。

拆解式提问法的观察环节的核心理念就是“客观地觉知”,核心方法是跳出事件本身去观察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正困惑的或正面临的问题),尽量不遗漏细节。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不带有额外的情绪或评价,将自己放在事件之外来回望这一过程。当我们站在事件之外去“观看”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能够更大程度地觉知自我的感受、状态,他人的感受、状态,也会比较容易发现并接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个过程更像是对我们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去“复盘”“扫描”。

“用眼睛看”是视觉角度的观察,“倾听”是听觉角度的观察。倾听一般分为五个层次,层层递进。①不太愿意倾听。→②假装听或听而不闻,别人说话时会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③有选择性地去听,只听自己感兴趣的。→④全神贯注地倾听,听清对方的每一句话。→⑤设身处地地倾听,即共情式倾听,倾听时能感受到对方所想,能站在对方去倾听,去理解他。在拆解式提问法的观察环节,倾听者应该保持在第四个层次或以上的倾听状态。

6.

在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中的第二个环节(描述)中,我们更强调在观察他人状态后,希望他人能够描述他们所遇问题、困境、状态等情况的细节,“这些困境/问题具体是什么,有什么表现”,以便我们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根本。

清晰的描述信息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描述出了具体事情、有充足的细节信息、有前因后果的关联关系等

比如,“我觉得他不关心我,我很难过”,这是模糊信息;“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是他却忘了。我认为这是因为他并不关心我,所以我感到很难过”,这才是清晰信息。

“我觉得最近大家的工作状态不对劲”,这是模糊信息;“最近大家上班总是迟到,工作时间总是处理个人事情,效率低下,我认为这种状态不好”,这才是清晰信息。

7.

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中的第三个环节是分拆提炼关键信息。

作者认为,“分拆”是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中的核心环节。分拆环节就像是“信息分析处理器”,通过从庞杂信息中抽取核心信息并提炼分析,就能在“黑暗探秘时刻”高效地推动我们发现问题在哪里(真正出口),从而着手去解决。

“分拆”的明确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挖掘关键信息”。而“挖掘关键信息”的目的就是“梳理出真正问题的源头”。所谓的“关键信息”其实就是那些我们认为可能是“导致根本问题产生”的信息。

分拆的方法是:通过提问的引导,让当事人把“抽象的”词语分拆变成“具体的”事情,把“大而空”的概念分拆变成“小而实”的事情,把“模糊的”词语或概念分拆变成“清晰的”事情。

“提问”始终像针线,牵引着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前三个环节的流畅进行,让观察变得更有效,让描述变得更具体,让分拆变得更高效。比如,“什么……是最……”或者“最……是什么”这样的问句,可以让我们将思维再次聚焦在一处,并引导我们深度思考一个焦点问题。

8.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助力信息挖掘和沟通关系的“宽口提问”和“窄口提问”法。

宽口提问多使用“……怎么样”“怎样……”“……是什么样的”“……是什么”“……的意义如何”“如何看待……”“你认为……如何”“……感觉/感受如何”等大而宽泛的问法。

宽口提问方式通常是在描述环节和分拆环节的开始阶段使用。“宽口提问”就像是深度沟通或深度分析前的“热身运动”。在我们与他人建立沟通的起始,“宽口提问”是比较合适的,有助于我们找到沟通的切入口。我们也可以在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的描述环节和分拆环节,利用“宽口提问”方式向自己提问,打开自己心扉,梳理好复杂的心绪,让模糊的信息慢慢变清晰,从而发现我们到底面临着什么问题。

而在探究“背后事实”或“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的阶段,我们更适合把大问题化解成小问题进行提问。小问题就是具体的问题,也就是窄口径问题。通常情况下,窄口提问的问句中多使用“……是最……”“到底是哪种……”“影响……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会……”“为什么这一点你觉得最……”“针对……我/你有哪些具体的想法”“我看到/了解到……这究竟是什么呢”,等等。

常用的窄口径问句类型:一是提出“聚焦型问题”,可以收集更多深层信息。比如,当你看到这座山的时候,你觉得哪些是跟你有关的?二是提出“原因型问题”,可以探测问题产生的背后因素。比如,“为什么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因此,窄口提问提出的往往是分析性问题,是可以引发人思考的问题。

宽口提问和窄口提问在“拆-解”环节的交替使用,呈现“倒金字塔”形状,就像探测地下深处的水源一样,逐层扫描、深挖、再扫描、再深挖,直到我们找到确切的水源位置(与最核心问题相关的信息)为止。

9.

拆解式提问六连环模型的使用,不以时间周期为衡量标准,而要根据各环节、各阶段的具体行动的推进来进行。

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沿着“确定核心问题——观察——描述——分拆提炼——提问题——思考分析——评估主要原因——寻找解决方案”解决路径进行,作者将其称为“拆解式提问-解决问题”思维模式。

解决问题的路径也可以简化为五个步骤:“确定核心问题——提问题——思考分析——评估主要原因——寻找解决方案”。这样,“拆解式提问-解决问题”思维模式就会变得更简洁。

相关文章

  • 【格格读书成长营】 解锁阅读力,开启2020读书新计划

    ❤2020我的读书新计划❤ ✨设定目标:2020年读53本 ✨拆解目标:每周读1本,每天读一本书的1/6,周日写一...

  • 2018-02-10

    新年愿望 每周读一本书 每周读一本书 每周读一本书 每周读一本书

  • 2019下半年flag

    1、脱单2、每月读一本书3、每周2次跑步4、高效的工作

  • 1.3 插件基本操作步骤 --webscraper操作手册

    基本步骤 首先我们来拆解爬取网站数据的基本使用步骤,这里只是简单科普一下,后面我们会详细拆解步骤例子(哔哩哔哩动画...

  • 如何解决问题并落地项目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解决问题有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高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深入理解问题,只有充分...

  • 解决问题的终极之道

    解决问题四个步骤: 明确和理解问题; 拆解和定位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问题 然而是否存在解决问题的终极之道? ...

  • 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1.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问题本质是什么 ②拆解问题 ③解决问题 ④总结问题 2.明确及理解问题 明确及理解问题三步...

  • 商业模式画布

    对着画布去解决问题则更简单更高效

  • 构建系统思维的框架

    早起读书王世民《思维力:高效的思维系统》 上周的读的是《学习力:颠覆职场的高效学习方法》,两本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 高效解决问题的核心逻辑

    高效解决问题,可以分为5步。 ①明确问题;②拆解问题;③寻找方案;④严格执行;⑤总结反馈 ① 明确问题 问自己: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拆解:简单高效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zc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