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这3年行业的发展,知识付费先后经历了摸索期、大咖期、达人期,并在逐步进入制播分离期,也就是说出现专门做内容的公司。
摸索期以在行、德志掌上学校为代表,产品形态模糊,多是零散随机的付费行为出现。得到从199元的订阅专栏,到99元的大师课,再到19.9元的精品课,李笑来、薛兆丰等大咖培养起了第一批用户,课程形态也逐渐固定下来,但是大咖数量和产能毕竟有限,达人才能将内容需求的颗粒度划分的更细。十点读书、樊登读书、知乎都纷纷推出自己的垂直产品。
未来,知识付费会像小说、视频、短视频的生态一样,上游有内容生产商,负责内容打磨、沟通达人,中游有分发平台,负责选题、品控和营销。
玩家的壁垒——拼付费率、拼复购率
3年过去了,知识付费还好么?
对于像喜马拉雅、知乎等大流量池,用户年龄、职业、地域跨度大,不断推出更丰富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从而筛选出付费意愿更强的用户,即便是5%的付费转化率,收入体量也是惊人的,目前5%的确是各大平台努力追赶的KPI。
相比之下,用户精准型的公司产品结构更清晰,得到、凯叔讲故事、十点读书分别打穿商务、亲子、女性人群,服务好核心人群,提高复购率,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是区别于大流量池的打法,目前这三家的复购率都在30%以上。拼付费率、拼复购率是所有玩家两大抓手,也构成了玩家的经营壁垒,玩家类型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侧重。
行业空间——购书行为的迁移和复制
我们重新审视知识付费,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养成,部分迁移、复制了购书行为。同时,知识付费行业也重构了传统出版行业,作者直接对接平台,取消了出版商环节。我国出版行业规模800亿元,其中成人图书市场大约600亿。
目前知识付费的行业规模不及成人图书的10%,付费人群不足3000万,类比视频网站接近2亿的付费用户规模,知识付费人群至少还有3倍增长空间。未来3-5年,知识付费有望达到150-200亿,即成人图书市场的25-30%,头部的知识付费公司流水有望超过20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