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经常跟我们讲,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定位。那时候我听同学说,班主任读初中的时候是个流氓,后来一朝醒悟发奋读书,考上了师范学校。他的第一堂课是让另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代课的,他说他非常紧张。他是教数学的,虽然没比较过他的水平跟那些明师比如何,但是从我听课的角度讲他把定理啊推论啊这些都讲的很明白,也不深奥。
后来他为了鼓励我们,说只要初中努力,考上高中就前程无忧了,也不会那么辛苦了。读高一第一次考试我数学并列第一,数学老师说我基础很好,这个老师也说在我们那里最难的不是高考,而是中考,中考淘汰率非常高。那时候我就真的放松了。考进高中我成绩大概在20名左右,第一次期中考我掉到几百名,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学习跟不上了,然后被班主任约谈,我又重新努力起来,期中考我又回到70多名。事实证明,从知识角度说,最难的是高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要求也最高。到大学我发现学习不要太轻松,考试有划重点,只要背背就好了,好多门老师的题目都在老师那买来的资料上。然后期末考试我只要把资料背下来,考完迅速忘记再背下一门。后来我就觉得这样的学习即使每次都拿奖学金也很无趣。在我达到考到班级第二名之后我觉得我不会再进步了,然后我明确我不再以考试为目标也不追求奖学金了。然后沉迷网络,在别人看来失败也就刚刚开始。后面就不啰嗦了,像灌水一样。
一个人如果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那么当他达到一定高度之后,限制他发展的也是顺风顺水,至此要么平庸,要么突破之后进入下一重天。要是突破,爬得越高摔的越重。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点,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条线,每一个境界都是一个圆,不破坏圆,不能形成下一个圆。若想你的线不断延长,只有不断突破。有突破经验之后,明显的,螺旋发展比圆要好,也就是放弃境界。
世上没有没有风险的事,喝水都会塞牙缝,一个稻草可以压死骆驼。
凡事预则立,在重大抉择的时候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接受最坏的结果,就有应对的预案,即是立于不败之地。不接受,永远踏不出那一步。
有应对不代表就能一帆风顺,那么把不利条件变成有利条件可以降低难度。比如你去沙漠中生存,条件很艰苦,但是你想,如果你在沙漠中生存下来了,你的适应能力不就比别人强了吗,如此就有了心理优势。
除了转化心态,还要提防有利条件,有些东西都是表面上对你有利。
前辈说,难得糊涂。糊涂不是说不明白,而是太明白不好。很多人都爱学习别人经验,认为别人走过的成功路自己照着走也能成功,而实际上你根本不具备别人成功的条件,你们走的也不是同样的路。而你应该怎么走,要么取决于你的理性分析,要么跟着感觉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