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不会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我们或苦口婆心、或推心置腹、或神情严肃、或慷慨万千的一遍遍说,可是我们的孩子、伴侣、同事、老板就是不能get到我们的意思,即使他们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但回头他们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比如,在生活中和孩子说了晚上要早睡,睡觉前不要把床上当游乐场不停翻腾,可是他们不听,还是一直玩的不亦乐乎,直到我板着脸不理他们,他们才能慢慢安静下来,只有这一种方式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吗?
队友和我说了要做这个,要做那个,交代了好多遍,可是我当时点头答应的好好的,可是转头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我自己也挺疑惑,我真的不是故意想忘掉的,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工作上,我和同事说了签报很重要,麻烦她帮我盯一下进度,可是最后还是只有我去问一次,她看一次,这又是为啥?明明她答应了的。
我想,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目标都在表达自己的需求上,关注自己,却忽略了他人的意愿和需求,或者说无暇顾及他人需求。因为人的本性是关注自己,而非他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变的不是我们的表达,而是我们的聆听。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和他人沟通时,总是磨拳擦掌的准备随时接话,准备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酝酿着自己准备说的话。仔细回顾自己的经历,这种情况还蛮常见的,关注和焦点都在自己身上,而非对方。那么怎么才能不顺应本能,采用更有效果的倾听方式呢?
有个办法,就是忍、等、问。忍,想象对方站在舞台上,一束光打在对方头顶,认真关注他,关注自己的嘴。等,等一等对方的反应,等一分钟,再看对方的反应。问,通过提出复述式问题或是开放式问题,来与对方进行沟通。
在我现在的沟通中,其实我比较难以应对的是父母对队友的抱怨,以及队友对父母的抱怨。
我想,这里面我需要更多的去关注队友和父母的情绪。其中,和队友在关注情绪方面做的还比较好,但是在父母那块沟通却会更多的关注自己。下一步我需要关注父母的情绪,沟通时把焦点放在父母身上,而不是觉得他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让步,非要用这事来麻烦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