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长大,上一代老去,时光就这样缓缓流逝。不知从何时起,曾经无所不能的英雄变得有些顽固,还似乎总做“傻事”。
——题记
夜晚,和朋友一起谈论暑假的安排,不知不觉绕着学校走完了一圈又一圈,也不知为何话题由城市转向父亲。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儿子,永远不要把你的妻子当亲人》,是一个父亲写给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的儿子。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困惑。亲人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层次,一个长达六年的朋友可以当成亲人,一个相伴六年的感情可以结为家庭。人世间,唯有亲情不设防,不奢求过多的回报。为什么一个父亲会对儿子写这样的一封信?看完了整篇才明白,一个人的地位如果晋升为“亲人”,那么许多事你会理所当然地都给她去做,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你是我的妻子,作为妻子,洗衣做饭就是你的职责。洗衣做饭难道只是女生的事吗?当一个男生还在学校的时候,不是照样自己洗衣服,自己扫地,自己整理卧室。即使最后的我们成了亲人,这世间也没有太多的理所应当,没有谁生下来就注定应该干什么。这就是父亲要说的“把你的妻子永远当成情人”。结为伴侣,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心灵一个慰籍。据说,一个女人一辈子花在家务上的时间超过1000小时。中国女性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达到2.6小时,相比上一年增加了近半个小时;妻子以65%的压倒性占比成为家务活的主要承担者,这其中还不包括作为家中老人的女性长辈。母亲往往是家温馨的润滑剂。
之前的我一直认为是父亲对不起母亲,总说母亲在家干一些细活,又不累,天天还唠叨。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就一直站在母亲的角度思考,就像文中的父亲为自己的媳妇考虑一样。其实,当我看完另外一篇文章的时候,相比之下做父亲更不容易。当你小的时候,天天粘着父亲,虽然父亲不像母亲那么爱笑,但是他的心里却是开心的;长大的时候,你觉得父亲和自己没有什么沟通的语言了,你也不需要再牵着父亲的手走路,你开始远离父亲,在天真的父亲一次又一次地询问中,你开始变得没脾气,“讲了你也不知道”,你的眼眶里是父亲转身落寞的背影。这时的你才开始发觉自己的不孝,也许当你知道了那个男人为你所做的一切的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收回之前给他带来的所有的创伤。
当你知道一个快递父亲在送餐的途中,突然接到妻子说儿子在医院的电话马上掉头去医院,回来的时候发现订单被取消,怎么解释顾客也不听“没有按时送到是你的错,其他的与我无关”之后,只能坐在一个角落哭泣;当你知道辛辛苦苦工作一年等着老板发工资回家过年,老板迟迟不给,最后三请四请终于露了一面,找出一堆不是理由的借口来搪塞没有多大学问的老实的农民工,其实就是想黑几百块钱;当你知道一个父亲在工地里吃着馒头,嚼着酸菜,省吃俭用,只为把钱打回家的时候,当你知道作为社会的建设者的他们,每天要经历什么的时候,你会明白自己开始读懂“父亲”。他们也有苦,他们从来不把忧愁带回家,从来不把眼泪展现在你面前。如果把哭说出来,妻子会更加的担心,女儿会更加的忧心忡忡。父亲也是人,也需要一个人可以走进他的心,慢慢地坐一下午,就只是说说话。
有时候,生活比大学更能教会一个人一辈子都受益的东西。生活让父亲学会了沉默与坚韧。甚至,他们的苦更深,不知从何说起。
原来那些看起来的云淡风轻和岁月静好,不过是他扛起了有重担。中国式的父爱,不声不响,却一直用尽全力为你遮风挡雨。
大一的暑假父亲问过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的孤独感?”“没有”我云淡风轻地回答,没有看到父亲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我只知道自己在大学一年的时光里,将生活与学习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挺开心的。一直都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挺快的。而且,父亲14岁时,从来没有出过那个湾,为了三伯的学业和家里的哥哥弟弟,背着行囊离开了家乡,后来三十四年,他每年做着同样的事,中国的每个省几乎都去过,我也觉得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父亲继续像讲故事一样,眼睛里面有着另一番风景,或许他在回忆在外的日子:“我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心里总是怕得很,也说不出来原因。”说完之后,父亲离开了我的房间,我没有继续看书,父亲没有像今天一样说出的话让我心里我感觉堵堵的,很不是滋味。
张爱玲所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这个社会似乎只允许女人哭,没有给男人哭泣的机会。这样的父亲,有多累,有多需要疼,有多需要一个拥抱,也许余生,我们都会成为最好的女儿。

2018 6 27
十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