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的“分寸”

作者: 易郁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20:51 被阅读0次

晚上跑步的时候,拨通母亲的电话, 刺耳的彩铃更让人渴望接通电话的迅速。

母亲的电话是不容易第一时间接听的,因为经营餐饮生意,大多数时候手机被母亲扔在前台,并未随身携带,自己忙前忙后,因此经常忘记接听电话。

凡是都有例外,电话刚刚拨通几秒钟,母亲就接听了电话。闲聊了几句,无话将要挂断电话时,母亲突然压低了腔调,像是在说悄悄话:“燕子经常没有接我电话,你旁敲侧击说一下……”

燕子是我妻子的小名儿,我听完母亲的一番话,心平气和,但仍然忍不住反问:“您的意思是让我去责怪她一下吗?!”

母亲连连否定,“既然如此,这个’旁敲侧击’的意义在哪里?您的电话,长期甩在前台,往往十有八九没有第一时间接听,您空下来打电话的时候又恰好是我们休息或者工作的时候,我们看到您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回您您可能又在忙忙碌碌之中,这样的生活节奏里最应该做的是去探索生活规律,找到一个交叉点,而非怀着一颗’以长为尊‘的心态,违背客观去做出谬误的行径……”

也许我的论调听起来有些儿生硬,母亲永远是儿子最神圣最不可干犯的象征。但正因如此,为子之要分明是不偏不倚,苟顺愚孝犹如饮鸩止渴,此庸夫常为,终至为子不孝,为夫不贤,为父不威之恶名。故而母、妻之间,不问缘由,偏母则怙恶而堕慈名;不论轻重,偏妻则骄横而损敦睦。可见为子为夫都要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任何情况下都能追本溯源,抚平风浪,使人信服,家和万事当兴。

母亲说了几句没什么意思的话匆匆挂断了电话,跑完步回到家里,燕子侧躺着休息。我给母亲说,她的“旁敲侧击”纯属多余,但并不代表我无视母亲的“诉求”。

回到家里我把母亲打电话的事情告诉了妻子,燕子一脸无辜,“我每次都第一时间回了妈的,也每次都接了的……”我只是笑笑,表示我并没有责怪的意思,我母亲更没有责怪的意思,我已经把我的态度给母亲传达清楚,但是我只是需要把这件事客观复述给你,以示你我夫妻坦诚,老人越老越小气也好,越老越想得到关注也罢,都是在意我们的表现。

当妈的有当妈的“分寸”;当儿的有当儿的“分寸”;当媳妇儿的有当媳妇儿的“分寸”。只要我们拿捏好彼此的“分寸”,任何事情都错不了。

中秋之夜,回到老家,首把家长族老齐聚一堂,其次列请师尊好友,同欢同庆。宴酣之际,我给伯父敬酒,聊起了父母不合,全仗伯父居中调停,以促和睦。

也许是酒酣性起,又或许是心中积郁已久的“肺腑之言”,伯父说:“你妈的性格其实也怪得不得了,你不信问你舅舅和外婆……”当时舅舅和外婆就坐在旁边,无人出言答对。接着伯父补充道:“你是你母亲的儿子,所以你只看到你母亲的优点,而没有看到她的缺点……”

老实讲,当时我并没有多想,但事后我却越想越是不对,这样一番话不仅仅不合时宜,甚至非常主观,令人大跌眼镜。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了一个故事,陈太丘与友人约定中午一起出游,友人过时不至,陈太丘舍友而去,去后友人乃至。友人问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令尊在否,陈元方如实回答。友人大怒,大骂陈太丘与人相约,舍友而去,不是东西。陈元方时年七岁,却也不卑不亢反唇相讥:“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而后入门不顾。只剩下这个不懂躬身自省的友人在风中惭愧。

但凡对我熟悉的人,读过我文章,与我相交有一定程度的人,从来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偏听偏信,偏私狡黠之人。伯父出言便说我只看到我母亲的优点而未窥其缺点,只能说其对他人之子了解甚少,人老了都会有一个固有的通病——以“经验”论事。“经验主义”至高无上。其次,当着我,我舅舅,我外婆之面,说我母亲性格怪癖的调调,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对子骂父”又有何异?

“友人”是因为“期日中,日中不至”而觉得陈太丘“相委而去”是“非人哉”,丝毫没有洞见自己的失信失礼。倘若一根手指头只知道指向别人,倘若因为经济纠纷轻诺寡信,还容不得苦主抱怨几句而心中积郁,不管是出于无心还是有意,看不清我为子为侄的海量善意,失了为老者的分寸,当真遗憾之至。

人在做,天在看!人要有其心,不要因为自己制造的困苦而拉别人下水而还不准别人亡命挣扎,利令智昏,言多必失,我喻某人永远不会是任何人的“乖乖孩子”,我有我的底线和思想,敢爱敢恨,敢作敢为。

思考了很久,今天我认真指出长辈在这一事务上的谬误,是希望团结,是希望彼此反省,修炼更好的自己。

“分寸”是每个人每个年龄都应该充分掌握的处世规律。

相关文章

  • 感情走向长远的最好方式

    古人说:“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有了分寸,才知道进退有度,明白适可而止,彼此关系才会更加稳固,相处才能更加和...

  • 分寸2

    嘴上有分寸,话不言尽,留三分不点透,给他人留颜面,给自己留后路。 内心有分寸,别随意跨越彼此的界限,不要轻易评价;...

  • 异性之间是否越线,其实看联系的频率就可以了

    在人际关系中,分寸感是彼此的界限,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一旦丧失了分寸感,那么任何关系都有可能失衡,甚至是发生矛...

  • 2017-12-24

    分寸:批评的分寸,表达的分寸,时机的分寸,尊重的分寸,做事的分寸 如何投资伙伴: 1,在投资你的伙伴的时候,应该留...

  • 恋人啊要么一生要么陌生

    这么久了说点什么吧。1. 互相信任非常重要。我们都给彼此足够的个人空间和时间是因为我们都相信彼此都能够拿捏好分寸。...

  • 知分寸

    什么是分寸? 分寸是保持距离,分寸是懂得尊重。分寸是,他人的短处,不四处宣扬;分寸是,他人的处境,不当成玩笑。 万...

  • 分寸

    分寸是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人与人之间要有分寸,人与事之间也要有分寸,说话更要有分寸。如果沒有分寸,就会...

  • 得体

    与人交往,经常会听到别人这样夸赞对方:“谈吐得体”。应该是分寸拿捏的很好,彼此舒适。 学人在人际交往中,就...

  • 浏览《生活需要分寸感》随笔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五部分:对自己的分寸感、对亲人的分寸感、对伴侣的分寸感、对朋友和同事的分寸感、对这个世界的分寸感...

  • 珍重自己

    人就像冬天的刺猬,靠的太近会刺痛自己;离的太远就感觉寒冷。保持好距离,拿捏准分寸,内心才能恒温,也是对彼此的尊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彼此的“分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fr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