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死亡

作者: 纾情手法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3:08 被阅读2次


    父母与死亡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那里既已显现出现代化的雏形,也保留着独属于农村的纯朴。

    上学途中,我最喜欢做的就是看着车外的景色,默默地发呆。一天,我照例把目光投向车外,这次跟平时的景色有些不同,多了一个穿着破旧棉服头发严重打结的男人。一开始,我甚至都没识别出他的性别,得亏他的嘴中叼着一根烟。

    连续几次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他后,我的好奇心也成功地被激发出来。终于在一个周末,我试探性地走到距离他一米五的方位站定,颤颤地问他:“你不回家吗?”他只是略微抬了抬眼皮,对我的问题置若罔闻。许是好奇心终于战胜了恐惧,我直接蹲到他面前,定定地看着他,又问了一遍。他撑开了身体,想了想,突然笑了一下,出声道:“哪儿来的家?”

    那时候的年纪小,我既不理解他为什么没有家,更不理解他说话时的那抹笑容。毕竟当时的他笑起来比哭还难看。本来我还想着继续当我的小记者,深度询问更多的问题,但耐不住被充当黄雀的母亲给当场逮住,拎回了家。

    第二天,我企图在上学路上能再继续探寻他背后的故事,但是却已经没有了他的身影。难不成他已经回家了?不是说,没有家吗?之后一天我都是气鼓鼓的,深切地感受到了九年生涯中的第一次被人欺骗的滋味。

    母亲见我情绪不对,还以为是因为昨天把我拎回家的事。摸了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询问道:“还气着呐?”我以为终于有人理解了我的心情,跟倒豆子一样发泄着我的不满。为啥他跟我说没有家,第二天就回家了呀?这不是骗小孩吗?我就说,怎么可能有人没有家呢?肯定是的,要不然肯定不会笑着说没有家?

    连续几个问句把母亲搞懵了,过了会儿才理解到,原来我是因为流浪汉的事。“他没有骗你,他确实没有家。”我的话唠模式因为这句话直接关闭了。

    经母亲的讲述,我才大致了解到流浪汉背后的故事。说起来,论辈分,我甚至可能要称呼他为舅舅(很远很远很远的那种)。他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成为了一个工程师,没多久就晋升为总工程师。工作幸福,家庭美满。这在我们当时那个小县城,他绝对是顶顶风光的,没有人不羡慕他。

    可能一个人的福祸总是守恒的,变故悄然而至。先是他的母亲因为做饭不慎,导致失火,不仅房子毁了,他的母亲也葬身火海。至亲的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缓过神来,也因此丢掉了工作。这时,他的妻子提出离婚,具体缘由不甚清楚,连着孩子也被带走了,这些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弯了他本就脆弱的神经。他一下子疯了。从此以后,他时而疯癫时而清醒,成为了一个不在意任何事情的流浪汉。

    得知真相的我不知道是该庆幸清醒状态下的他并没有骗我,还是该可怜他如此坎坷。但他的事情导致当时的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至亲去世,我该如何?这个问题,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无法想象,一段时间内,我都处于害怕恐慌的状态,梦中惊醒就会开始找父母亲,生怕他们不在了。母亲大致是不懂当时我的恐慌的,以为我是又开始撒娇粘人,便把我抱到她房里去睡。现在想想,如果母亲当时知道怀里的我一直幻想她去世,不知作何感想。

    随着年纪增长,即使是现在的我也不愿意去幻想父母离世后,我该如何生活。加上我本就安全感极低,一番思忖过后,我想如若那时的我没有爱人没有牵挂,大致会和他们一起离开吧。正如高亚麟老师说的,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不在了,我们也就直面了死亡。但我不知道,我到底是惧怕死亡,还是只是惧怕父母的死亡。

    我不愿意承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亦不愿让父母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绝望。在之后的岁月中,我只愿与他们分享我的喜,承担他们的喜怒哀愁,不负今生的缘分。

    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与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gd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