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他仕途失意,便一人寻春解忧。行至酒馆,本想酣然一醉,却看到了她。她唤他崔公子,他应她姑娘,只见她面颊微红,似那桃花般的刺眼,仿佛似火灼一般。看她翩翩身姿,不觉间苦闷全无。于是兴起如此,连连赋诗。他赋一首,她便舞一曲,虽不曾相识,却好像天生的默契。舞罢,她递于他一杯水,还是唤他崔公子,他举杯饮下,亦应她多谢姑娘。那时,桃花盛开,莺鸣草长,他未娶,她未嫁。他便恰巧遇着她,不知是天注定的缘分,还是上一世未灭的情结。他许她,高中之后,必来迎娶,她只微微一笑说了声好,眼中却有万千期待。她予他一方手帕,他写下两行诗:有桃花兮已芬芳,遇佳人兮心已托。待高中而锦绣兮,必亲迎而相娶。
分别之后,她相思不断,积郁成疾,每日对着两句诗反反复复地看,一字一句的念。只有她知道这两句诗不仅仅代表着情意,更代表着那一面就已托付的崔公子。她日日思念,只想着快些与他相见,不要那功名又如何,只要和他在一起便足矣。如此,她又加了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盼君子兮早相逢。她日渐消瘦,却精神矍铄,总想着他快来了,还和上次一样,轻敲山门,来向她讨碗水喝,她依旧唤他崔公子,他还回她姑娘。然而她终究还是等不到他回来,就被父亲逼着嫁了出去,她愤怒,懊悔,为何她的命运要这样被忽视,她的一生就要这样交给一个不曾相识的人,只看到那人下的聘礼,想必也是富庶之家。可她不爱,她爱的只是她的崔公子,那个曾经令她面颊微红,心跳加速的翩翩公子,她爱他的才华,爱他深情的眼眸,也爱着他的那颗心。她拒绝的婚事终究成形。三月桃花开,大红的盖头下的她,泪流满面。必是她和崔公子缘分已尽,尽管海誓山盟却敌不过父母之命,悲痛欲绝,竟在出阁之前呜呼而去……
他,挑灯夜读,只为了实现对她的誓言,阳春三月,快到了科举的日子,他更加努力,只为了她的期许。那一方手帕,他时刻带在身上,一切与她有关的记忆,他都小心的保存着,心中的那份美好,只想在迎娶她的那一刻对她慢慢倾诉。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女子,你还记不记得我对你发过的誓言?你还有没有等我去迎娶你?还是否知道我还在等着你?终于等到放榜的日子,果然高中,于是他开心的跑到了城南的那间屋子,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只见桃花盛开,偌大的院子却荒废了。于是他一遍遍的寻找,仿佛她躲起来了一样,就像当初她总是刻意躲着他的眼神一样。最后才知道,原来数月之前,她便心结难解,一去不返了。他找到她的墓地,静静的坐在坟边,轻声的唤着姑娘,姑娘。却没有人应他一声崔公子。他悲痛欲绝,摊开那方手帕,包了她坟边的一坯土便离开了,没有人看到他的落寞和伤痛。
后来,他拂笔写下:桃花满地落花伤,香屏空掩依忆伊。
题都城南庄
唐 ·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