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实相就是苦
人生的实相就是苦
日落西山暮鼓催,
娑婆苦趣实堪悲;
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看了这首偈语,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日落西山”就是太阳下山,譬喻人生由青年、中年而进入老年,犹如日落西山。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过去的苦日子已经过去,现在苦尽甘来,应该安享晚年了,可是却无常逼近。
无常,不论是年轻也好、年老也好,是不选择对象的,并不是病了才会死,或是老了才会死,无常一到,人就会死。所以有一首偈语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虽然这样讲,可是如果是年轻人,他还可以梦想长寿,还可以梦想将来前途无量,来日方长。但如果是老年人,他毕竟光阴不多,像我的年龄都比各位年长,甚至年长一二十岁,可以说是典型的“日落西山”。
“暮鼓催”,佛门都有晨钟暮鼓,这个鼓开始是缓慢地敲,然后愈敲愈快,在催迫着我们。所以,一个进入暮景、光阴无多的人,就应该对世间的事情,譬如家业,要有一番处置,该交代的交代,该传承的传承,该放下的放下;这样的话,不管无常是早上来还是晚上来,自己已经有了准备(也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无常一到,就可以撒手而行,了无系累。
在二十几年前,我对“日落西山暮鼓催”这首偈子就感触很深。
“娑婆”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可以说是纯粹的苦,纯粹而巨大的苦。“趣”就是六道,三恶道固然是苦,但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也同样是苦。当然,在三恶道纯粹是苦,在天堂纯粹是乐,而人间是苦乐参半,但是推论起来,最后都是苦。
佛陀开示说,人的感受有三种:一种是苦受,一种是乐受,一种是不苦不乐受。
“苦受”亦名“苦苦”,就是他所面对的境界本身就是苦的。堕落三恶道的众生,完全是苦而无乐,而且苦重时长,苦不堪言。而人生譬如身体病痛、感情不和、事业不顺,受人家冤枉、谩骂,乃至生离死别,亦是痛苦无边,所以叫“苦苦”。
“乐受”亦名“坏苦”。乐受怎么说是“坏苦”呢?现在我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感觉人生真是幸福,但是最后一定是生离死别,所以一生的幸福快乐,最后一定是“从前恩爱,至此成空;昔日荣华,而今不再”,到那时候也是一大痛苦。
“不苦不乐受”亦名“行苦”,就是感觉到没有苦的境界,身体健康,没有挫折、逆境,也没有特别痛苦与快乐的地方,不苦不乐,但内心有一种孤独、寂寞、无聊、莫名其妙的不安,那叫“行苦”。“行”就是“念念迁流”,念念迁流也是苦。
这样推究起来的话,人生的结局都是苦,所以“娑婆苦趣实堪悲”,这个苦就是人生的实相。人生的实相是什么?就是“苦”一个字。
“世出世间思惟遍”,第一个“世”就是“世间法”,再来就是“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五戒、十善,“出世间法”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也就是整个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世出世间法”。详细地分别、甄选这所有的法,结果怎么样?
“不念弥陀更念谁”,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我们还学什么法、还念哪一尊佛、还持什么咒呢?
(摘自《第十八愿讲话》)
人生的实相就是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