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8
人物:吴晓、qing姐、卡尔、一伦、陈选、陈选女朋友
之前做了个图,说是走西湖十景的。似乎没有什么好走的,最终改为随意走,并没有明确去走西湖十景了,毕竟随意走,性价比会更高。
还是西子驿站集合,总是万年不变的样式,已然习惯在此集合。
人渐渐到来,今天天气还挺好,看那梧桐树虽然叶已落尽,但阳光照射,似乎多了份气色。人也变得那样阳光。
这群人,也就陈选女朋友是初次见面,见到看着很斯文,而且谈吐也较为斯文,完全看不出能够跑一百公里越野站台的存在。当然了,厉害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许久没有白天逛西湖了,上次还是走的爱心线。看着远处一条条划船,加上朦胧的山色,总是多了份美。许多文人雅士喜欢西湖也不足为奇了,没有什么文化的我还如此喜欢,何况有雅兴的呢。
往前走去,到了断桥,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就在这里。这里的传说很多,有白蛇传的传说,有下雪一边盛雪一边化雪的奇观。而如今没有什么特色,人还是一样的多,或是寻找许仙之恋,或是惦记白蛇往事。
那都不重要,我们没有从那里走过,而是走向北山街,看那一排萧瑟的梧桐,看那一池枯槁的残荷,还真别说,还有几分冬日的美。
走到前面,将要过完残荷景致,有看到阶梯,那是上宝石山的。我们还犹豫是否要往上走去,有人说走,那就走上去了。跟着吴晓,一步一台阶。之前黄艳的银杏树只有孤零零的树干,那份黄叶不知道是被某场雨打败或是某场风吹掉,看不出当时的盛况。看到旁边有写大佛寺造像遗迹,不知道大佛寺怎样,如今石头还在,看不出那份佛影。
往前走去,有岳庙牌坊,忘记所书的是什么,只记得牌坊正对面有被毁坏的造像,也不知道算是宋朝遗迹还是民国遗迹,已经不重要了,过去的再也不会回来。只管往前走,往上走。而往上走,正好是通向宝石山保俶塔的路径。
上一次路过有红艳的枫叶,如今走过是冬日的宁静,似乎鸟声都听不到了。
路途有纯真年代书吧。虽然喜欢看书,而来此多次总是匆匆而过,总是没有勇气走进去,静静的看一会书。
再往上是杭州名片般的保俶塔。这是五代宋初的遗物。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总是忍不住举起手机。卡尔问“浩胜拍过多少会了?”确实不知道多少回,但是止不住那份美。常言“保俶如少女,雷锋如老叟”,止不住对少女的喜爱,多拍照片也人之常情了。
往下方看,正好看到断桥和白堤,有初来杭州的游客。听到大喊“快来看,太美了。”来过许多回,已经忘记初来的感受,想必没有那么激动。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去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去腻的地方吧。
往上看有个亭子,很少往上走,也说不出那亭子叫什么名字,只是忽略般的走过,走向那份宝石流霞。
那边的石头很多,虽无逻辑的摆放,但是有几分美的写照。有时候想爬上去某些石头,吴神提醒那边有保安。
从石缝中走上去,那就是宝石流霞的顶,传说这石头可是宝石变成的呢。如今看不到宝石,看到的是如丹霞山的石块,往下看可以看西湖较全的景。可以讨论西湖十景的数个,也算是见到西湖十景了。
人有些许,也不算很多,简单拍张白堤的照片,就此走向蛤蟆峰,伙伴正在等着呢。
到蛤蟆峰往下走去,台阶有些陡峭,而远哥问有没有走过。想必忘记那么多次夜爬了。时间过去,淡忘的真多。那就此谈起曾经的故事,讲述那份夜爬,讲述相关的爱心线。
回味间,走到小路,也不愿意走上坡一些的路径,不愿意去走初阳台。转向了较为平缓的抱朴道院。话说来此多次,总是没有进去看看道院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葛洪的仙家风采,只是走过,看那份“流丹千古”。
那里有许多摩崖石刻,不过并没有注意,只是看那金鱼池,有尾被冷死的鱼,而其余锦鲤都安然无恙。能够抵抗那么冷的天,确实不是易事。
回想许多的故事,往前走过,也有些观景台。不过并没有之前那份爱恋,如今看西湖,似乎笼罩着一份雾,多了些朦胧,或许是神仙的酝酿。
平缓的路径,见到较陡的下坡,那也就说明这路即将走完了。过完那片街道,就是到了岳庙区域。
岳庙对面即是曲院风荷,我们讨论这曲院风荷的由来。酒香和荷香如今都遇不到,只想着夏日的那份莲花灿烂。枯萎的残荷,多少是少了兴致的。
我们还得去找寻双峰插云。沿着公路走去就是了。路途有遇到植物园牌坊,想起植物园的梅花;有遇到洪春桥公交站,想起兔子线的辛累。到了双峰插云,只有一个碑亭和简介。“双峰插云”几个字是那样现眼,以至于看不到南高峰和北高峰。
不过,没有看到双峰也没有什么关系,来此打个卡就已然不错啦。知道西湖十景最难找寻的一处,下次走西湖十景,就可以轻松很多。也没有多注意那份九里松的情况,走向对面的赵公堤,就此走去。
赵公堤很是惬意,人少,恬静,而流水都显得静谧。看屋宇上有爬山虎,也像是增添几分乐趣,走近去看,那是盖叫天故居。
没有进去过,就去进去看了一下,注意到他那个时代京剧的辉煌,注意到“学到老”三字箴言,而西湖杨公堤有座亭就以此命名的呢。一下子深刻了很多。看对联是“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以前腿骨折接错了,他还弄折重新接,开创了盖派京剧。当然,也有文革那份悲意,不忍直视。
里面有两株红梅,正含苞待放,真是好看。在欣赏之余,不小心撞到树干上了。这也就是给我没有认真看盖叫天简介的一份惩罚吧。
走出一个门,发现还有数株白梅,正是梅花一弄的时候,看着很是好看,或许花并未开放多少,香味很淡,对于还有些鼻塞的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走出去,看卡尔和一伦在讨论学校,看选哥和他女朋友在晒太阳。似乎穿得太少了,唯有在太阳底下比较暖和。
往前,就到了苏堤。我们也说起了苏堤、杨公堤、白堤的故事。最佩服的是杨公出钱筑堤的事。名气没有白堤苏堤出名,因为那两位文豪的影响力实在太高了。有个文豪挂钩,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路途人来人往,有听到一个大爷一路唱着歌走过去。我们羡慕那份唱功,也羡慕之前看到的跳交际舞的大爷大妈。到我们这个年纪的,似乎少了那份乐趣,说起工作的繁忙,说到了各项工作的不易,看似光现,视则难处颇多。深以为然,再想想,能够有份闲暇出来玩,那已经很幸福了。
未过完苏堤,已经可以看到亮眼的雷峰塔,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说那边的净慈寺,说太子湾,说满屏晚钟,而那就是最好看的雷峰塔写照。当然,也是随意拍了照片,因为已经到了饭点,只想找个吃饭的地方,填补那份肚子的空缺。
走过去吴山广场,距离还是有些远的。路途很多队伍,结为来杭旅游的游客,想着我们随时可以来西湖,真的太幸福了。都无需宣传,已经到了最好宣传的效果。
如此,具体的梧桐树也渐渐觉得高大,似乎天也蓝了几分。
到吴山广场,还得去到了河坊街。一条很商业的商业街了。每次只是路过,也知道稍微贵些许,所以并没有去买,穿过河坊街,去向鼓楼。去那边找吃的。
选哥两个早就从苏堤时回去了。卡尔和一伦已经饿到走不动了,只好就近找了家吃。我和吴神还有qing姐去了牛小鲜吃牛肉火锅。感受上次走老鼠线吃的味道呗。
吃过,我们还是得转转才行。去了杭州鼓楼基督教堂。话说进去比较少,有些不适应。刚进门,左边是一些简介,右边是一群人正在写对联,当然也有些女孩拿着对联拍照。往里走,看那些玻璃似乎很有寓意,但是不知道是什么,顶上的装饰也不知道什么风格,黄黄的造型,有些好看。上到二楼,有洗手间,居中是一个烛台。还有些做祈祷的室或是办公区域。上三楼才是教堂的大厅。进去没两步就出来了,看那么多椅子,到礼拜时间,估计很热闹。
对宗教不熟,还是走出去了。去向河坊街。再转向另外一条道,发现吃的还是蛮多的。我们要去的是孔庙,导航过去,直走就是。
到了孔庙,扫码预约,竟然不用买票就可以进去了,很是开心。门口有杭州孔庙字样。
有大理石牌坊,大书“棂星门”三个大字。走进去有泮池,右手边有许多石碑。有赑屃托着的重修孔庙碑记。直走进去,有大成门。看对联很有意思“先觉先知为万户伦常立极,至诚至圣兴雨间共化同流”。
走进去,有拓印的尝试,玩了一下。而后去大成殿拜孔子。里面有五圣。居中为孔子,旁边为颜回、曾参再边是孔汲和孟子。有写“生民未有、斯文在兹、圣集大成、中和位育”等。旁边有钟鸣鼎食,祭祀是太牢装备,据说是刘邦始用来给孔子祭祀的,一直沿用至今。
点香拜过,旁边有金榜题名的牌匾。再过些有许多人挂了保佑考试顺利,上岸的标语。当然,也看到穿了汉服的小姐姐拍照的。不太好意思看美女,只得转向右手边看碑文。
那边有很多石碑,许多保存得很好,不过大多数毁坏。看有《尚书》、《中庸》、《论语》、《春秋左传》和《毛师》的。才知道毛诗是诗经,一下子长见识了。
其余皆为各种石碑或是拓印。有五代的,有宋朝的,有皇帝御赐的,有各种墓葬的,有摩崖石刻。当然看过就好,对书法不太懂。
里面有房子很美,看拍照的小姐姐更美,有池有水,有数有佳人,真绝了。可惜那份腼腆,并没有去搭讪的勇气。
看那腊梅很香、很美,观赏腊梅,也当是欣赏美人了。
有房子是写十六罗汉,转了一圈。注意到降龙罗汉和瘦骨罗汉的。对这些,似乎又成了一份盲区。
既然看不懂,也就出去了,眼看就四点半了呢,那时候也快关门了。还是出去比较好。
见识那么多,已经很满足了。没有不散的宴席,那就就此分别,吴晓坐公交回去。我和qing坐地铁回去。就此结束一天的旅程。
最后还是得留几个字当做念想。
《暖西湖》
阳光冬日暖西湖,随缘闲走人度步。
梅香得见语感慨,梧桐茁壮盛景图。
孔庙初入望祈福,五圣赠梦顺学路。
唯有人生多智慧,万仞高墙才堪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