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的理念认为要多给孩子提供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儿童认识与欣赏大自然的秩序、和谐与美丽,同时去掌握自然规律,这些是一切科学与艺术的基础”,前两天北京连续下雨,正好带悠悠读了《蚯蚓的日记》,那就打着雨伞探访蚯蚓吧。
为什么只有雨天才能看到这么多的蚯蚓?
蚯蚓是靠湿润的体表来进行呼吸的,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挤住,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雨停后,太阳出来了,蚯蚓又会爬回湿润的泥土里去。
蚯蚓过河
这次很幸运,正好遇到一条蚯蚓想“过河”。开始蚯蚓想横着爬过去,总是被水冲开,尝试几次就学会了顺着水流的方向爬,原本一切很顺利,结果向下爬的时候遇到了深的水坑……
蚯蚓“ 过河 ”,实拍
后来还是我和悠悠用树叶把蚯蚓救起,放回到了土壤中。
一条蚯蚓断成两段会变成两条蚯蚓?
爸爸妈妈们一定听过这个笑话:
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
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
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
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切这么碎会死的!"
蚯蚓爸爸虚弱地说:“…突然想踢足球…”
曾经给球球讲完这个笑话,他问到这是真的吗?那就去书中寻找答案吧。《土壤清道夫蚯蚓》中指出“蚯蚓的身体即使断掉一部分也会长出新的来,但身体的前段可不能受伤,蚯蚓的脑、心脏等重要的器官都在前段,如果断了的话,蚯蚓就会死去……”书中的配图很有意思
蚯蚓爸爸?蚯蚓妈妈?
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是它们也会两两交配之后,两条蚯蚓各自形成卵茧,长出小蚯蚓。所以每条蚯蚓都可以说是爸爸,也可以说是妈妈。
想知道更多蚯蚓的真相,推荐这本韩国的科普书《土壤清道夫蚯蚓》,整体讲的很浅显,用孩子比较能接受的方式讲述。
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只读大字,大一点的孩子阅读更多的细节。如果孩子三岁以下,那就直接读这篇就好,小小孩儿能够理解的内容我基本都挑出来了。
三岁以下孩子推荐《蚯蚓的日记》(明天出版社)。前面也有引用过这本书的配图,以一条小蚯蚓为主角讲述了很多好玩的小细节。
比如,很多人喜欢用蚯蚓钓鱼,书中是这么表述的:
比如:蚯蚓没有牙齿,能松土,用“不必洗澡”“不会因为拖着泥巴进屋而挨骂”,读完忍不住会心一笑,结合科普书《土壤清道夫蚯蚓》,小朋友们就能更好地认识蚯蚓啦。
更多好玩的蚯蚓故事,和小朋友一起去书中探索吧。悠悠在读完之后,见到蚯蚓都会问好,再不怕蚯蚓扭来扭去啦。
除了下雨的时候,我们都很少看见蚯蚓,因为蚯蚓主要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另外,蚯蚓也会冬眠哦,所以趁着还不太冷,下雨的时候去拜访一下蚯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