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临终前,选择了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作为皇位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汉昭帝。为了汉家江山的长治久安,汉武帝是煞费苦心。
为防止子幼母壮后宫干政,汉武帝处死了刘弗陵的生母--赵婕妤,同时又挑选了社稷重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四位大臣来辅佐幼帝刘弗陵。
霍光位居四位辅政大臣之首,是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哥哥霍去病张扬外放的性格不同,霍光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小心谨慎。他对汉武帝的政策有守有变,成为改变汉代历史轨迹的关键人物。
史书上说霍光在汉武帝身边二十余年没犯过错误,谨慎到每次去见汉武帝,两个脚站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丝毫不差。为人忠谨大概是汉武帝选择霍光最重要的理由。
因此《资治通鉴》对霍光的执政成绩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
这段话先是描述了汉武帝晚期民生困顿的国内状况,说当时为了应付战争,经济凋敝,人口锐减。
霍光担任辅政大臣之后,能够看到国内存在的问题,而且知道要从哪儿入手纠正这些问题。他施行了减轻租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老百姓丰衣足食,初步回归到文景之治的时代。
霍光对汉武帝政策的纠正是变,也非常有必要的,否则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定,汉朝继续发展的潜力就不复存在。
霍光在汉武帝之后,将国家政策的重心调整为恢复民生,这是他的历史贡献。
霍光之所以能顺利地推进国内建设,是因为汉武帝奋起征战,国家安全得到了基本保障,外患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了汉武帝的武力打击,匈奴不敢在边境袭击汉朝,也不敢轻意挑衅,匈奴提出了和亲,汉朝掌握着主动权。
彼时的和亲,更有稳定性,更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
霍光对于匈奴的安抚,是对汉武帝政策的守。
汉武帝和霍光是在各自的历史环境下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没有汉武帝的雄张开拓,汉朝国势可能在匈奴压迫下不振,民生缺乏后继发展的良好环境。
没有霍光的及时调整,汉朝继续沿着汉武帝紧缩民生、全力拓张的道路走下去,内部社会就会走向崩溃,汉朝的统治也终将无以为继。
霍光的恢复民生的成绩是建立在汉武帝时代的的武力扩张基础上,汉武帝的贡献不可泯灭。
霍光,忠诚勤恳,持心公正,辅佐幼主,实现“昭宣中兴”。
今天学习总结:
1、汉武帝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霍光也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国家政策一张一弛,武力解决外患,建设解决内忧,汉朝逐渐进入繁荣时期。
2、战争后及时休养生息,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向前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