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学生时期看的《音乐之声》,至今约有十七年。
明媚的阳光,生命的活力,配着轻快、婉转或柔情的旋律,引人入胜,心驰神往。
时至不惑之年,再看《音乐之声》,平静、喜悦、感动,依然向往。也看到我的遗憾。
从中抽离出认知:孩子需要妈妈;生命需要歌声;爱情的美丽;家国情怀。
对幼小的孩子,男性又刚又直的爱,无法取代女性细腻和敏感的呵护之爱。范崔普舰长用军队式方式管理孩子。表面上,孩子们踏着军步很顺从,按时睡觉,按时吃饭,在父亲面前做任何事情有秩序。实际上呢?他忽略了本属于孩子的顽皮属性,他忽略了孩子们向外探索无所束缚的天性。他不知大女儿即将成年渴望爱情需要关心引导,他不知小儿子内心极度渴望关爱而希望引起父亲注意,他对每一个孩子缺少内心深处的了解和情感关注。
玛丽亚女性的细腻弥补了孩子们成长中缺少的柔。玛丽亚活泼热情,带孩子们郊游、划船、爬树、唱歌,创造生活中的快乐,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被玛丽亚看到、理解、关注,被玛丽亚带动奏响自身生命的旋律,而喜欢玛丽亚,依赖玛丽亚。
音乐是最美丽的语言。玛利亚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音乐帮助玛丽亚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也帮助范崔普舰长打开心扉、释放往事。音乐让孩子们和爸爸靠近彼此,音乐让舰长家庭里充满欢声笑语,快乐祥和。
音乐也让观影者徜徉于爱意中流连忘返,感受那一幕幕美好在时空中延长,延入身心中。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以往,看爱情看不懂,自己没感觉。此时再看,看到爱情的美、看到彼此之间心灵的相惜、灵魂的链接。
就在前一晚,和CC姐相约聊天,她还问我,“你有爱情吗?”
“没有。”
“你对他们有爱情的感觉吗?”
“没有。”
CC姐无奈地笑着,
我补充,“为结婚而结婚。”
很冷静,也有一种压抑的难过。有流泪的冲动,却流不出。
也许是因为接纳了自己没有爱情,第二天看到范崔普舰长和玛利亚情浓意深的自然流露时,我没有很难过,没有了羡慕,没有了不甘心。虽有一丝丝遗憾、仍然比较平静地欣赏他们,欣赏爱情的美丽,好像明白“原来爱情是这样子的!”
可能因为不拥有而很珍惜吧,我还想去看看《简爱》《傲慢与偏见》《罗马假日》等影视剧。十几年不看影视,不知道有什么爱情剧,只想到曾经知道的几部作品。
英俊机智的舰长,不做亡国奴,放弃优渥的物质生活,带领全家逃离NC。亲子圆满,爱情圆满,大道弘扬。
音乐之声,声声入耳入心,真善美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