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83篇《小雅 沔水》
【原文阅读】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译文参考】
条条河流水弥漫,倾注大海去不休。空中游隼迅捷飞,时而飞翔时停留。可叹可悲我兄弟,还有乡亲与朋友。没人想到止丧乱,谁无父母任怀忧?
条条河流水弥漫,水势浩荡奔腾急。空中游隼迅捷飞,高高翱翔可任意。想到有人不循法,坐立不安独悲凄。心中愁苦无处诉,久久难忘积胸臆。
空中游隼迅捷飞,沿着山陵飞来回。流言蜚语四处传,无人制止和反对。告诫朋友应警惕,种种谣言正如沸。
【字词注释】
(1)沔(miǎn):流水满溢貌。
(2)朝宗:归往。本意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后来借指百川归海。
(3)鴥(yù):鸟疾飞貌。
(4)隼(sǔn):一类猛禽,中国常见的有游隼等。
(5)载:句首语助词。
(6)嗟:嗟叹。“嗟”字贯下两句,意即嗟叹我的兄弟即国人、诸友。
(7)邦人:国人。
(8)念:“尼”之假借,止。
(9)汤(shāng)汤:义同“荡荡”,水大流急貌。
(10)不迹:不循法度。
(11)弭(mǐ):止,消除。
(12)率:沿。
(13)中陵:陵中。陵,丘陵。
(14)讹(é)言:谣言。
(15)惩:止。
(16)敬:同“警”,警戒。
(17)谗言其兴:谗言如此兴盛。其:如此。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忧乱畏谗而戒友的诗。
第一章写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指出祸乱发生,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本诗一开始就发出警报,说洪水泛滥了:“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那些满当当的河水,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奔流。“朝宗”,是个比喻,原意是诸侯拜见周天子的仪式,这个仪式在春季举行的叫“朝”,夏季举行的叫“宗”。而诸侯朝拜周天子,是从四面八方朝一个方向走。诗人用河水泛滥来比喻社会出现了大乱的迹象,社会一派乱象,在向着灾难发展。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是说那些捕食小鸟的猛禽在天上横行,想飞就飞,想停就停,随心所欲。隼等猛禽就像社会上那些欺负弱势群体、残民以逞的恶人,个个都像要飞起吃人一样。他们任意横行,为所欲为,这还不是乱象吗?诗人感叹说: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包括我那些兄弟朋友,都不愿正视乱象,不去思考怎么防范、怎么应对,难道你们不替自己的父母担心吗?诗人对此非常痛心,觉得很多人都不知大乱之将至,也不替老父老母担心。
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坐立不安,忧伤不止,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用洪水猛禽的行状来做比喻,再次强调那些恶人已经随心所欲。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们越来越不听号令,互相混战,屠杀百姓。这些行为就是不守规矩,就是“不迹”。
第三章写飞隼们在山陵之中任性胡来,指为非作歹的恶人都能大富大贵,逍遥法外。世道纷乱,假话和攻击好人的话就到处流行,也没人去制止、惩处,有关部门全不作为,听之任之。无人止谗息乱,诗人心中愤慨不平,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为谗言所伤。
这首诗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在向动荡不安的社会发出预警信号。可能他有诗人的敏感,能从各种征兆上看出深层次的问题,而其他人没有他这种敏锐,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要用这种比喻的方式来做出提醒,发出警告。
诗中对祸乱没有加以具体叙述,只是反映了一种不安和忧虑的心情。忽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忽而写忧丧畏谗,忽而劝朋友警戒。可以看出,他生当乱世,却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心国事,对丧乱忧心忡忡。动荡的社会让他不得安宁,与“不肯念乱”的当权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爱憎分明,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诗中比兴的运用虽然大同小异,但决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各自有所侧重。首章以流水朝宗于海,飞鸟有所止息暗喻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次章以流水浩荡、鸟飞不止写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末章以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写世道乱象而诗人发出警示。这些比兴不仅暗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有较明确的引发思路的作用,而且让人感到新鲜贴切,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沔水》学习的反思探讨】
诗歌外交
春秋时代各诸侯在外交场合常常赋诗言志,一些不便于直截了当地讲出来的话,可以通过诗歌委婉地表达出来,可算是一种“诗歌外交”。
《左传》记载的第一例赋诗的事件是僖公二十三年秦伯接待出奔的晋公子重耳时发生的:秦伯设宴招待重耳,重耳在宴会上赋《河水》一诗,秦伯赋《六月》相答。晋大夫赵衰赶紧请重耳降阶而拜,并说: “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这里重耳赋的那首《河水》,有人说是逸诗,也有人说是《沔水》之误。如从后者,则重耳赋这首诗所取义在其首二句:“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其本义是诸侯朝见天子,这里以海喻秦,自比为水,当然是奉承秦伯之意。秦伯所赋的《六月》本是歌颂尹吉甫辅佐宣王征伐的,这里比喻重耳还晋定能振兴晋国,并像尹吉甫那样辅佐天子。这是十分隆重的祝福了。所以赵衰请重耳拜谢秦伯之赐。
文公三年,鲁文公到晋国与之结盟。晋侯设享礼款待文公,席间晋侯赋《菁菁者莪》。义取诗中“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之句,表达真诚欢迎的意思。文公赋《假乐》,义取“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是表达衷心祝福的意思。这里所举的两个例子都是诸侯君主之间会见时的赋诗,这似乎是当时两君相见必有的节目。这种“诗歌外交”,在中国古代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海”“四海”与早期的“南海”
上古时期有关黑帝、赤帝的神话传说,说明中国人开始有了海洋意识,在神农、三帝的有关描述记载中,有中原王朝与海南岛的往来。先秦时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海的认识,把“海”看作陆地的边际。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南海沿岸居民从事水产资源的开发,海南岛作为扬越或百越之地内属于西周。
《尚书》多篇都提到“海”,如《益稷》篇:“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君奭》篇:“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大禹谟》篇:“文命敷于四海。”《立政》篇:“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
《辞海》“扬州”条释文说这里“淮”指淮水,“海”指东海,说淮河与黄海之间是扬州,东南各岛的人穿着草编的衣服,筐里装着贝串,将橘柚包好作贡品,沿长江、黄海来到淮河和泗水。其实,这里的“海”应指南海,在《尚书孔氏传》中就将“海”与“淮”分居南北对应,“北据淮,南距海”,这里海显然不是指东海,而是指南海,是说扬州地区北至淮河,南至南海。《禹贡》扬州西南徼外地”的记载,故海南岛属《禹贡》古扬州之域,扬州范围南至南海。广东远古先民在南海之滨的珠江三角洲和南澳岛居住,以渔猎捕捞为生。百越人移民到海南岛,成为岛内的原住民黎人。
先秦时人们已认识到海为集水的大池,百川皆归于海,当时古籍还经常以“海隅”、“海外”、“四海”和“南海”等词称呼周边海湖和近海陆地,如《诗经》中的《沔水》篇:“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彼飞隼,载飞载止。”《长发》篇:“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这是说商汤十一世祖相土的事业干得轰轰烈烈,达到黄海一带,以至四海之外的诸侯皆归服。
秦汉王朝在几次南征中,对海南岛及南海的认识不断加深。秦始皇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三郡,都濒近南海边缘。学者王恒杰1992年在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发现秦汉米字压印纹硬陶片,表明秦汉人已经发现南沙群岛。西汉开始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海上航路。汉武帝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注意对南海的防守,伏波将军马援在南征交趾过程中到过西沙群岛。东汉杨孚《异物志》把当时人对南海的认识做了原始性的地理记载,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三国时吴国出于与曹魏、刘蜀在江上作战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和造船业,训练水师,派遣船队和航海使者康泰、朱应等出使南洋,与外通好,带动了汉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康泰还著有《扶南传》,记录南海诸岛屿的方位、距离等。
西晋和东晋时期,中国对南海诸岛继续开拓,渔猎的范围扩展到南海南部海域,与周边国家不仅有丝绸等贸易交流,还有文化的传播。著名僧人法显是首位由陆路到达印度,并经海路回国的旅行家,著有《佛国记》一书。南北朝时,由于南朝地理位置靠近南海,加上当时陆路受阻,因此对南海的开发以及与南海周边国家交流更加频繁。
随着对南海的不断开发,中国人对南海海域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提高。由于广州成为岭南政治中心,从广州首航的丝绸之路开始经过海南岛东部海域驶往东南亚各国,文物发现证明当时已经取道西沙群岛。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政治稳定,隋炀帝平定林邑之后,设比景、海阴等郡,包括今天越南南部地区,之后增设临振郡,南海诸岛归属振州。
唐朝是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对于海南岛及南海的管理更加完善。政治上,将南海诸岛列入了领土范围,建立行政单位加强统治。经济上,开凿大庾岭山路,连接北江航道与赣江,南海港湾向腹地大为延伸。中国南部城市向阿拉伯等国家的航线开辟后,海外贸易范围扩大到中东、印度及阿拉伯国家。文化上,东西方宗教交流繁盛。随着经济、文化上的频繁往来,南海航道上如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也变得更加繁忙,东西方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贯通亚、欧、非的海上丝绸航线,中国对南海海域的称呼也被世界航海家广泛接受。
参考资料:
《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李彩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6月
《先秦文艺思想史》,李春青 主编;李山;过常宝;刘绍瑾 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