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读朱光潜《谈美》

浅读朱光潜《谈美》

作者: 婷婷鸦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21:15 被阅读0次
    浅读朱光潜《谈美》

    什么是美?这些年我在学习中成长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我读了朱老的这本《谈美》,似乎找到了点答案。

    01、

    “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本书将人作为一个准则为观点贯穿整个美学价值观念。

    人有趋避利害之心,美是需要有“无所为而为”的玩索,而美感的世界又超乎利害关系。

    在俗与雅,善与恶,美是孤立绝缘的意像。书中以庭院古松树为例,分别由三种不同身份的人来看待这个树,有实用态度的木商;有客观角度的植物科学家;有审美角度的画家。在三种不同角度中,木商由古松想到了赚钱,架屋、制器等,植物学家由古松想到根茎花叶、如光水分等。他们的意识不是停留在古松本身,而是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而画家只专注在古松本身上,古松与他构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精神世界。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遇到生活的各种问题时,需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像罗丹所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用第三人的角度看待、去欣赏,你才会脱离切身的利害关系,方能自足闲在去享受,感受生活给予的美感。

    书中还有一个例子,当你走在有两岸的河边,如果你走河岸这边,你发现河岸那边比这边美,你走河岸那边,又发现这边比那边美。就像我们总是容易羡慕别人的生活一样,为什么有如此矛盾的感觉呢?河岸的对面与你来说,是孤立的,这种距离感是跳开实用世界的,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世界。

    如佛家所言的“观自在”,若能领悟,跳出自我,也是美的一种获得。

    02、

    在美的创作上,朱老谈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他认为艺术的雏形是游戏。游戏之中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他通过小孩用扫帚骑马的游戏将艺术具体化,情景化。更客观的说明在艺术世界里,游戏也可以“想当然耳”。

    游戏也有移情作用,在现实的世界另造一个理想世界,这就是为什么人闲散时越觉得生活不可耐,愈想在呆板的平凡世界寻点出乎常轨的浪来。

    比起艺术和游戏意造的空中楼阁,在美的创作上,朱老提到了我们常认为艺术是天才的干的事情,他认为天才最突出的是灵感。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是功夫,下笔如有神的神是灵感。

    灵感是潜意识中意识的获得,是突如其来,是不由自主的、突如其去的。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

    功夫除了日日挥刀五百次的动作,也需要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留心观察生活。人生处处皆学问,灵感的培养不仅限于书本知识。

    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其传神,得笔法之意,成一代草书大家。

    雕刻家罗丹,他说他学习雕刻的地方在深林看树,在天空中看云。

    真正的艺术家都不会在小范围内下功夫,而是处处留心,才能有深厚修养。

    03、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朱老把人生分为了实际人生和整个人生。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中的一部分,艺术与人生都有一种完整性,都是以“情趣”为本体的生命精神的显现。

    所谓的人生艺术化,善是外在,美是内在。是道德精神与审美精神的同一,这种严肃与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

    书中最后用阿尔卑斯山路的标语劝告游人:慢慢走,欣赏啊!“慢慢走”以时间换空间,把实用的人暂时变成审美的人,把路旁的风景变成审美的对象。“欣赏啊”,就是完成一次完满的审美经验,体验到真的“美”。

    如果我们能抛开现实世事名缰利锁,回归本真,找到生活的节奏,感知生活与艺术的链接,也是一种美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读朱光潜《谈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oy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