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35995/b5c2c5618b866117.jpg)
20岁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做人生规划,更不知道未来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
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常常会有一种对自我掌握的无力感,想抓住什么,但是又抓不住......
我很羡慕那种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要当医生,或者要当科学家,她们目标坚定,做事聚焦而专注。而反观自己,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给我规划了一条出路:上大学,毕业当老师,然后结婚生子,终老此生。
姐姐就是这样的规划,所以安安稳稳,亦步亦趋的顺利发展。
我虽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但是内心却很清楚,姐姐这样一眼看的到头的生活肯定不是我要的。
于是,我就用排除法来做选择。
有一度因为频繁跳槽,被父母骂没有定性,成不了事,也被老铁嘲笑,每次都从零开始,不累么?
对自己有过灰心,有过失望,有过想要放弃,但是最终支撑自己继续往前走的就是“不甘心”。
我不甘心自己短暂的一辈子就那么浑浑噩噩的过完;我不甘心当个乖乖女,任由别人摆布;我不甘心我的人生是为父母而活;我不甘心老的时候,连回忆都是苍白的没有颜色的,所以,我开始反抗。
还好,无论如何质疑自己,最终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咬咬牙坚守初心,我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
之后看到过一个苍蝇蜜蜂理论,让我豁然开朗。
科学家把几只苍蝇放在一个带有小孔的玻璃罩子里,然后在密封的一端亮了一盏灯,苍蝇在玻璃罩子里胡乱飞舞,乱飞乱撞居然一一成功找到出口,逃离了玻璃罩子的束缚。
科学家把相同数量的蜜蜂也放在同一个玻璃罩子里,然后在密封的一端亮了一盏灯,蜜蜂就傻傻的一个劲的往光源处飞,撞到了玻璃也不放弃,最后精疲力尽死在了玻璃罩子里。
这个实验好比我们的人生。
谁的青春不迷茫?无论60后还是70后,哪一代年轻人都有过迷茫,不知道未来要去往哪里,走什么样的路,过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最低,满腔热血,就应该开启“苍蝇模式”,满世界乱飞乱撞,哪怕是头破血流也没关系,低成本的试错找到自己的方向。
找到正确的方向以后,就切换为“蜜蜂模式”,专注目标,大量行动!
在我们的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选择”会伴随着我们的终身,比如:大选择有要不要上大学,要不要去大企业,要不要去国外深造;小选择有今天中午吃什么,今天约会穿什么,今天出门做地铁还是打车?而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结果。
我很幸运,在大学毕业后误打误撞开启了苍蝇模式,找到了人生方向,那么即将要到来的30岁,就该开启蜜蜂模式,往确定的方向进行深扎。
短暂的迷茫并不可怕,只要愿意主动去寻找,就算用最笨的排除法,把自己不喜欢的一一排除掉,那么最后剩下的选项,一定是自己深深挚爱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实的活着,是一种幸福,所以就算付出再大的精力和时间寻觅,也是值得的。
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关注外界的噪音,只倾听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真实而快乐,未来,我会继续保持,再接再励。
So,坚持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