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我们初一数学组教研后决定,期末复习以分层教学的形式展开,于是,今天我在两个班完成了分小组。
分小组的目的在于寒假作业的监督与反馈能让学生自主负责大半,组长每天统计组员作业完成以及修改情况,三天一反馈,老师三天一抽查并反馈作业完成整体情况。
在分小组时,我借用当时在大地明师班“破冰之旅”时王红顺校长所用的方法,先选出组长,主要是孩子们自告奋勇,毛遂自荐;然后其他孩子们选择组长,最终各个小组确定好自己的副组长。
问题出现了!
1.组员选择组长时,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在三班实行时,刘梓豪建议,需要调换以保证每组都有两男两女的比例,大家同意后,然后组长之间协调,协调不好的就由我来安排。
2.毛遂自荐的组长,没有组员想选他。首先这个组长的关系处理方面就存在一定问题,其次他的学科水平并不太高,但是他有足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四班和三班都有这么两个组长,四班那组的组长今晚已经大显身手,给组员讲题时就像听卡壳的磁带一样,断断续续,我并不放心;三班的那组最终只定了一个组员,组员有时比组长思路清晰。
3.某些同学的情绪无法照顾。为了大局考虑,孩子们都会服从,可分组依然能直接反映出他的人际关系,当下的平静背后是满满的委屈与不满,甚至还有愤怒。这些都需要私下沟通,逐个击破。
4.组长要负责全组人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改错的监督,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一起帮助组员,组长的任务量加大,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给组员讲题的过程,刚开始几次,组长还能认真热心的负责,但长久下来,在没有人会愿意当组长的。所以,我准备首先找组长沟通,想办法调动组员的主动性,并明确告诉组员,我只会在你需要我的帮助时给你讲解,但每组都会有一个学困生,他们的改错需要组长及时监督,只做提醒,不主动给他们讲解,一定是在他们主动询问时。
好的领袖是培养出来的,接下来问题还会继续出现,关键是我怎么看,我是否坚定?否则,问题一出现,我只会否定,怀疑,退缩,而不是首先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然后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