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学习理论》共读笔记002

《社会学习理论》共读笔记002

作者: 间世居张建文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12:58 被阅读0次

《社会学习理论》共读笔记

一、态度还是能力?

      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社会学习理论加入了主体的认知。作为成熟的教师,要研究和理解学生的行为结构,从而在于避免我们的本能反应。教师越成熟越专业就越冷静,学生表现出来的态度问题往往是能力不足导致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纠缠于学生的态度,因态度问题而而生气,甚至发生冲突。

二、结果反应还是提前示范

        有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种是对行动结果进行反应引起的学习,结果会提供一个信息(好或坏),信息反馈会诱发做某事的动机,并获得对结果的相关预期,预期成功就会形成动机强化,从而改变此前的认知。强化的强弱程度与主体的认知模式有关。成熟的教师会控制关节节点,形成高预期。

        一种是通过提前示范引起的学习。教学主要是示范性的,是观察性学习。示范性学习要注意过程中的几个节点。首先是材料显现过程,包括材料的选择与显现顺序、材料的深浅与详略、材料的呈现工具等等;与材料相匹配的大问题的设置;材料与问题形成的认知冲突。其次是建构编码过程,建构编码包括表象编码系统(天赋,感觉的,语感)与语言编码系统(逻辑,系统,结构化)。第三是运动再现过程也就是行动实践。

三、同化还是顺应

        同化指的是本身拥有一种能力,运用这一能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无须调整图示。小孩子以同化为主。动作的表象的。

      顺应则是指本身不具备一种能力,通过改变自己的图示去解决问题。成长以顺应为主。是语言的抽象的。

          图示是什么?就是人的内在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主要依靠人的经验符号化能力来完成。物种等级不一样,经验符号化能力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符号化能力也不一样。符号化可以再次转化为表象化能力,从而提高预期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学习理论》共读笔记0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zw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