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美学核心原理
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绪的艺术(音乐审美本质特征)。
感受纯听觉的与纯情绪的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最重要的方式。
二、音乐的理解是高度主观、多解的,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三、联觉是音乐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
表现准确性取决于联觉对应关系的明确与稳定性。
联觉: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例如,由“声音”、“音乐”可以联觉到“视觉”、“情绪”、“概念”等。
为什么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原因就在于联觉是人类的基本感觉反映。
从作品角度看,没有联觉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不明确、不稳定,就“听不懂”。
听不懂,是“作品问题”!
2. 艺术有什么用
一个完善的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却不一定能懂得感受幸福。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乏味?有了“感性素质”这个概念以后,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个人的感性素质低,感觉不到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个人如果感性素质低,他往往会忽略和放弃对环境感性品质的要求。
有一对夫妻,两个人打架。原因是,他们想买一台洗衣机,好看一点的1600块钱,难看一点的1400块钱。表面上是夫妻有分歧,实际原因就在于双方对环境感性品质要求不同,深层原因就在于双方的感性素质有高低。
提醒大家:如果你们的感性素质高低不同的话,你们会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严重分歧。感性素质高的人,往往愿意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夫妻在装修的时候特别容易吵架呢?因为那是感性素质高低的大暴露。(所以,建议找对象时,找个感性素质彼此差不多的)
不仅如此,感性素质低的人,不会享受生活。或者,倒过来讲,不会享受生活,就是由于感性素质低。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以后,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因为有条件,却没体验,根本原因在于感性素质低。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却缺乏文化艺术享受时,还会滋生很多贫穷社会所没有的社会问题。比如,嗜酒、吸毒、赌博。
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质量要高得多。
苹果靠什么征服了世界?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技术变成了艺术,让产品成为作品。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感性的智慧。
人的感性素质形成的关键期,在童年。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偏好形成的关键期,在童年。
人类有一个非常大的本能,叫适应——从小生活在垃圾堆里的孩子,对脏、乱、差环境,会自感官产生适应感;而从小长在优美、高雅环境里的孩子,对脏、乱、差的环境会有来自感官的不适应,有厌恶感。
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们要让“爱美”成为道德的优越感,让美处在道德上风。唯有如此,才能改变这个社会。
yo peace!我喜欢音乐。
音乐何需懂,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不懂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