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发现,当我理解了自己,便不会强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我的所作所为,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曾几何时,写篇文章都还是“睡前一看,有没有点赞?”的心理;后来发出“从心血来潮的灵光乍现,到热血沸腾的奋笔疾书,是不忘初心的见证;由我手写我心的热忱到石沉大海的彷徨是方得始终的考验”的感慨;到如今有了“分享不在于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通过这种与自我的成长对话,让自己变得更智慧,让每一个改变都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的体悟。这,都见证了自己的改变与成长。
做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大多数事情,不是你想明白后才觉得无所谓,而是你无所谓之后才突然想明白。
当我理解了自己,也就更能理解他人,尤其是孩子。当我放下自己的期待,而纯粹地去关注孩子本身,而非他的行为给我带来的感受和想法后,才发现:其实,养育孩子说简单也很简单,简单到你只需懂他,正当的指引大方向,适当的给其所需,恰当的行为纠偏就好;养育孩子说难也很难,难到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和他畅所欲言,相谈甚欢。
走进心时代至今,半年又一周。经由院长的点化,导师班群里大咖级老师们的指导,以及和我一样边学习边成长的众家人们的分享,让我真正懂得了圣人所谓的“无为”与“不言”。正因为不妄为,不非为,才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正由于去伪存真,删繁就简,不居功不贪念,就无所谓失去;正是无所谓才突然想明白:原来,努力过后的平常心,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不求而得的反而求之不得。
正如院长所言,“教育是很苍白的,教育只能教育那些愿意接受教育的人,否则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深以为然!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一生的成长,而非拘泥于眼前的利弊得失。爱他的前提必是懂得,教育他的本质定是自我修行(多么痛的领悟!好在关键节点遇到了院长。再次感谢阿莲老师的引领,王永春老师的指点和众家人们的赋能)。
看见自己,照见父母
原生家庭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沿袭了父母的“言传身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回溯原生家庭的创伤,是一种觉醒式的自我疗愈,是唤醒我们改变自己的能力。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
学习后,看见了孩子照见了自己;追根溯源,看见了自己照见了父母。老爸自我感动式的付出,老妈束缚与控制的爱,被我成功沿袭。好在儿子觉醒,选择了对抗;幸亏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得益于父母纯真、善良、质朴的爱的滋养,母子俩才有了觉察,愿意接受教育,而不至于顽固不化,一错再错。
对于父母,虽然一时间还做不到心悦臣服,但至少做到了理解与包容,孝并心甘情愿的顺从,而非委屈求全暗自神伤。我想,这大抵也算是一种成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30776/586db00ef1fb60e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