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闻所未闻的事情都是通过书本得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活动的圈子小,仅限于单位与家,单位工作刻板认真,家里琐事一堆,所以读来的那些迭闻趣事,填充了一部分单调的空白,用想像弥补生活经验的匮乏,也是苦中作乐,不得已而为之。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逃避现实,这种说法,不能说它错。
种子的重要,也是从书本中知道的,从小就晓得种子会发芽,处处都有随地发芽的种子,这又有什么稀罕呢?但当知道类似东印度公司或者其他的机构,有专门的种子库,而且规模巨大,把各种植物(想到的没想到的)的种子,保存的完好无损,当时,我想,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怎么就如此重要呢?
从那以后,我对种子也开始留意,到了秋天,领着孩子收集种子(似乎一个大人收集种子,有些匪夷所思),和孩子在一起,就比较合情合理了,因为对于种子,只有小孩子才会感到愉悦好奇,而大人似乎只对钱感兴趣,但钱没有长在树上,它们需要另外一种心情才能赚到。
收集种子会让人愉悦,而收集金钱也会让人高兴,两者的愉悦感却不一样。
收集的种子也不多,我煞有其事的将其放在纸盒里,又装在瓶里,习惯性的认为它们会得以保存。
但到了春天,瓶子也不知哪里去了,准备向地里撒种子时,怎么也找不着了,它们无缘土地了。
保存,尤其是长期保存需要用心,才能做到。古物为什么有价值?除了它本身的历史价值外,单单是能在几百、上千年的时间冲涮后,依旧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足够增值了。
所以人们费尽心思长期保存各种种子,穿越时空之旅,这说明种子很重要。
心灵的种子,扎在心里,也需要慢慢培养,几十年的功夫,每日都悉心呵护,它不只是在童年需要照顾,到了中年、老年,依然需要得到营养滋润。每日都要面对内心的大小动荡,每天都要保持足够的定力,才能不被外界环境左右,像一场长期的拉锯战。
观察心灵,让它回归平静,这是持久弥新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