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下水的鸭子,跑去上了永远飞不起来的飞行课,拖了几年后还是下了水。
这是我昨天看到的最受启发的一句话。
表达的意思似乎非常明显。一只鸭子,姑且叫它丫丫吧,丫丫本该是下水的,可它偏不,它想飞。鹰它见不着,也没想过搏击长空,但麻雀、燕子、鸽呀什么的,整天在它头上飞来飞去。每当影子在它身旁滑过,它总是羡慕的不得了,甚至当鸡飞过墙头,它也要撒开脚丫追着去看。渐渐地,它有了一个心愿,它要飞,他要像鸟一样栖上枝头,飞上天空。
让它产生这样的念头,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鸭,或者知道自己是鸭,但并不知道自己天赋的领域是池塘和溪流,而不是天空。
可能它是个孤儿吧,没有父母的谆谆教诲,自己又喜欢离群索居,见不到同类在水中嬉戏。也可能父母实在太忙,顾不得向子女传授本领,只要它不来烦扰自己,管它想游还是想飞。
二是,它当然知道自己是鸭,它也知道鸭子就该在水里划拉,可池塘就那么大,天天窝在里面有什么意思,太low了,要是会飞就不一样了,说走就走的旅行随时都可以来上一场,想想就激动鸭心。
也可能它虽然知道自己是鸭子,可它就是不敢下水,一踩到那些软软的稀泥就怕的要死,更别说水了,简直就是怪兽的血盆大口,与其跳到水里自己送死,还不如跟鸡大婶学学飞翔,至少它从没见过哪只鸡是摔死的。
就这样,丫丫在前半生里几乎一事无成,每天靠别人的残羹冷炙过活,在一次次的生活打击和心理折磨之后,终于对天空心灰意冷,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双蹼和身边这片池塘。
直到有一天,丫丫独自下了水,想着这么死乞白赖的活着还不如淹死算了,结果它浮起来了,一直保持平衡,两个脚掌还蹬了起来,比在岸上跑的还快。它还试着潜了会儿水,能在水里看见小鱼小虾,它忍不住吃了条鱼,那鲜美的味道比饲料强多了。
原来水里这么好玩,有吃有喝,自由自在,波光潋滟中,看着自己美丽的倒影,不见得就比麻雀差几个档次。可是,自己怎么直到今天才发现呢?以前的大好时光就那么白白浪费了。
不过也好,在鸭生中走过一段弯路,才会有这么深刻的领悟:是鸭子就该早点下水,莫辜负了天赋的本能!
丫丫的故事讲完了,中间虽有一点波折,起码最终完美收场。
只是人就不一样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发现不了自己的天赋,更加认识不到此生的使命,回答不了“我是谁”这个人生命题。何况还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在拧着过,怨天怨地怨社会,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愤愤然中了此一生。
也许我们前半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的天赋,然后再用勤奋去优化和丰富,靠时间去滋养和培育,不让才华被埋没和生锈,最终才可能小有成就。
知易行难。就算最终天随人愿,恐怕各自也要经历一段虐心的过程。
一是找到自我,认清自我,发现自己的天赋和资源。
人比丫丫复杂多了,很难一眼辨出天赋所在,往往需要多年的摸爬滚打,反复的摸索尝试,才可能会有所领悟。若是家境贫寒,或是适逢战乱,少不得还要颠沛流离,尝遍人间疾苦,才能找到自身的闪光之处。
比如汉高祖刘邦,47岁才聚众起义,你要跟他说8年后就能当上皇帝,成为一代开国之君,恐怕打死他未必相信。但随着造反事业的迅猛发展,他的政治才能逐渐开始展露。
在灭了秦国,又被迫退出关中后,刘邦不甘心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主动率军东进,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战,终致项羽乌江自尽。
如果说灭秦是刘邦政治才能的萌芽和成长期,灭项则真正体现了刘邦才能的成熟和老练。
从一介亭长到高祖皇帝,刘邦只用了8年就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如果说只是走了狗屎运,真的很难令人信服。不如说是个人的政治才能,被时代的大潮所激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凶险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得到锤炼和发展,才实现了他顶天立地的人生理想。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要善于探索、勇于实践,尤其是对那些没什么背景靠山,一时又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人而言。探索的过程,就是在一点点的自我发现,实践的过程,就是在一点点的累积资源。只要不是裹足不前,一直保持有所作为,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原来这儿才是我的空间,整个人生豁然开朗,各种纠结、彷徨瞬间烟消云散。
二是拒绝诱惑,懂得取舍,聚焦天赋,回归自我。
人生路上诱惑太多了,想要心如止水的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的太难。哪怕明知自己不是那块料,哪怕已在心仪的领域深耕多年,还是会有来自各方的力量去不停地怂恿你,甚至威逼利诱。
年轻的时候,往往我们很容易就缴械投降了,置自己的才华于不顾,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地就一头扎进了陌生的航班,想要飞的更高,想要走的更远,结果一次次的狼狈不堪,一次次的灰头土脸,人生兜兜转转,不经意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相比之下,那些一直坚守自我的人更显可贵。他们未必看得那么长远,更不知道最终能否变现,也曾黯然销魂,也曾伤心落泪,但始终对自己的手艺不离不弃,对追求的事业矢志不渝。能有这样的一生,应该也是一件快事吧。
想起一个著名的老头,不仅因为他83岁又得子,93岁还要娶新娘,而是在他漫长的一生里,从放牛娃,到木匠,到25岁正式拜师学画,此后虽历经人生动荡、时局更迭,但自从拿起画笔,便再也不曾放下。他就是现代画坛巨擘齐白石。
齐白石40岁那年,诗人樊樊山要在慈禧面前推荐他,当个内廷供奉。齐白石立刻婉言谢绝,并火速跑回湖南老家。后来迁居北京时已年过半百,寒衣素食,卖画度日,却无人问津,直到66岁才被徐悲鸿慧眼识珠,到当时的北京艺术学院做了教授,暂时安稳下来。
但齐白石对画艺的追求从未停息。他从学扬州八怪中金农的工笔,学八大山人的白眼,学西洋画法的明暗,又听从好友陈师曾的建议,学习海派领袖吴昌硕,学完之后全面创新,结合自己的特色融会贯通,到最终自成一派、炉火纯青。
这个老头对绘画和女人的喜好终其一生,从未变过。当然,在他看来,这两样可能都是艺术,都值得他倾其一生去热爱和追求。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厘清,聚焦天赋并不是要你坚守一个职业,在如今这个时代,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有些职业可能明天就没了,也不是非要去建立一个僵化的目标,而是让自己的才华跟上时代的节奏,不断发展,不断精进,不断跟外界的环境进行互动,探索着,积累着,分辨着、取舍着,在自身能量持续增强的同时,才可能摸到真正的人生坐标。
以上这些,简而言之,对应的就是两种状态。一种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之后知道了,成了事。另一种是知道自己的天赋所在,并一直坚持,反复打磨,也成了事。
其实,往远了说,这些关于丫丫的认知,不仅仅限于鸭子本身,对认识别的狗呀、猫呀、人呀什么的同样适用。试想一只狗如果不看家,非要心驰神往的学爬树,或者一只猫不想捉老鼠,非要一门心思的去打鸣,结果肯定是狗咬尿泡空欢喜,这还是轻的,重的保不齐还会丢了小命。
动物如此,人如此,往大了说,一个企业也如此。
所以,还是丫丫的那句感悟:是鸭子就该早点下水,莫辜负了大好年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