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老好人,其实就是自私,底层是自卑

心理学:老好人,其实就是自私,底层是自卑

作者: 东成西九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10:35 被阅读0次

文|东成西九

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总能看到一些所谓的老好人。他们八面玲珑,见风使陀,四方讨好,谁也不得罪,人缘特别好。

职场上他们讨好上司,和谐同事,所有的矛盾在他这里都会各打五十大板,然后宴息了事。

朋友之间,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谁也不得罪,油滑溜光的很,是大家公认的“好人”。

《西游记》中的二师兄,《红楼梦》里的贾迎春,都是这样的老好人。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乡者,民间。愿,谨慎老实。

所谓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老好人,墙头草,伪善者。

这些所谓的老好人,其实是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任何的麻烦,不惜靠昧着良心来成全白己的人际关系。说到底,就是自私。看似善言善语,实则内心险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的。

乡愿之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们害怕冲突,不去坚守原则,而是一味地搞折衷主义,和稀泥,试图造成皆大欢喜的局面,实际上是以牺牲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甚至是某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

关键之处,他们还会以情感、道德、舆论来绑架对方,让对方做“好人”,做“善事”。

他们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

所以,孔子把这种窃据“有德者之位” 的老好人列为坏德之人,他俨然以有德者自居,不仅不能践行美德,还会淆乱美德之名,抹黑真正的道义,并使真正的美德者及美德行为被边缘化。

其实,老好人的内心深处是自卑的,是不自信的,他们害怕冲突,害怕矛盾,在人格上是分裂的,压抑的,是不敢面对自我的,是被人可怜可叹的。

那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老好人呢?

第一,回归内心,看自己为何总是害怕冲突?如果有冲突了,自己会有什么损失?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损失?

第二,在其位谋其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属于自己的岗位,去创造最大的价值。

第三,守德守道,如果你的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了,那就回到人性的出发点,回到“人之初,性本善”的起点去评判。

相关文章

  • 当自私鬼遇上老好人

    自私鬼是老好人的“宿敌”,当老好人遇到自私鬼,一如羊入虎口。 我提到的自私鬼和老好人属于某种典型形象,但是,人都是...

  • 2018-03-02

    理解“不自私的最自私”,情商课幼儿园级别毕业。 同理 不自私是自私者的自我防御。老好人最害人就是这么来的。 延伸 ...

  • 何来“人”

    来至外地,谁人不识,便愈发觉得“人”这个话题越有趣味了。 我真的是有些自私,或许不自私就被说成老好人,不做老好人了...

  • 千万别成为 “中国式老好人”,否则悲哀一生!

    题目为什么会这么说?缘于今日午休间隙看的一个视频:武志红讲“老好人的悲哀”。其实生活中的“老好人”就是心理学常说的...

  • 2022.03.15气场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气场,唯唯诺诺,其实底层逻辑是自卑和认知。 其实说起自卑的话每个人都会有点,生活得越认真越容易自卑...

  • 自卑与超越

    01、心理学三巨头:弗洛伊德、荣格、阿尔费雷德·阿德勒 02、自卑感是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 03、两种人类最底层的...

  • 老好人的本质是“自私”

    好人 一提到老好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付出,奉献,无怨无悔,委曲求全…… 但事实真...

  • 【8.28】正常人的神经病:逃避自卑、找到优越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之作,全书其实就是围绕「自卑」与「优越感」这两个词展开讨论,从不同的维度如...

  • 七武士之一

    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天生怕这怕那。自私,恐惧,考虑自己的利益,玩心眼,恐惧多,在比自己层次高的人面前自卑。...

  • 脾气差,其实就是自私

    不可否认,人人都会遇到烦心事,每个人也都会有心情特别糟的时候。 有时,我们会因为生活中的压力而变得负能量满满,情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老好人,其实就是自私,底层是自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ky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