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儿子成人仪式前
写在儿子成人仪式前
潇潇:
你好!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你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给你写这么一封信,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给你聊一点爸爸内心关于成人的一些看法。
暮春三月,本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季节,“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爸爸高中课文中的一篇著名散文对这个季节的描写。不知你们现在还能读到南朝文学家丘迟的这篇《与陈伯之书》不?成人仪式选择在这样一个美好季节无疑将成为你们人生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此前,已经学校召开过一次高二年级学生家长会了,为这次成人仪式做筹备。会上,我仔细看了你整理的成长日志。对爸爸妈妈的评价一栏中,爸爸的优点:博览群书。妈妈的优点:开心就好,乐观。呵呵,幸好!学校没有设计一栏:爸爸妈妈的缺点。其实,博览群书不算啥优点,最多算个特点,涉及性格的才能算优点。所以,妈妈这个才是真正的优点:乐观乐天。况且爸爸读那几本书也实在谈不上博览群书。倒很希望你以后能够真正的博览群书,因为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在你的即将成人的前夕,如果允许爸爸给你提一个希望和要求的话,那就是:做一个象妈妈那样的人——乐观、开朗、纯净、豁达。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常常也就是一个与单纯明净内心渐行渐远的过程。成人意味着内心的丰富和充实,同时也意味着内心的复杂和浮躁。以过往多数人的经验感受来看,成年是令人向往的,而童年常常又是令人怀念的。通往成年的道路通常是双向的,此消而彼长。成熟,同时也就可能变得世故。智慧增长,同时也烦恼渐生。爸爸希望你的成人不是一个买椟还珠的过程,不要因为成年而失去自己身上固有很多美好东西。比如:善良!也许来自遗传决定了你的这一个性。高中时,就有女生这样评价爸爸。虽然鲁迅说:善良不过是无用的别名,但人生并不全是功利,善良也可以带来内心的光明。又如:正直。你总喜欢把那些沾染了社会不良习气的孩子称为“渣渣”,并表现出极大的排斥,倒是爸爸提醒你不必把人分得这么泾渭分明。小时候你都对抽烟喝酒表现得极为反感,对于网吧甚至视为洪水猛兽,是爸爸的纵容乃至怂恿让你有所松动。初中毕业后,默许你进入网吧这事是对是错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爸爸的内心里,一尘不染的世界也令人戒惧。你对公德的敬畏也超过我们。还有就是:聪慧!这既来自先天的遗传,也来自后天的训练。小时候训练你背诵过古诗文时发现记忆力是你的一个强项。很小就你能背诵《琵琶行》。中学后因为到重庆读书,放弃了这项训练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就不再一一细数,俗话说,父母的眼中,娃儿都是自己的乖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人性同时有一些共通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自成人”的一些共通的话题吧。
成人,首先意味着更大的自由,这也是成人之所以令人向往的一个最核心原因吧。个体的人无不在向往着最大、最绝对的自由,而通往自由的道路常常是由枷锁铺就的。自由也常常演化成了一个最大的哲学命题。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篇就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是枷锁”。自由是有边界的,幼儿有家长,学校有老师,工作有领导,社会有规则,凡此种种,无不令人反感,却又无可挣脱。小时候有父母的约束,那是为了安全。入学后有学校的纪律,那是为了求知。进入社会,将有法律,那是为了秩序。鹰击长空的自由,必是以艰苦的训练为前提。还记得小时候学游泳吗?孜孜以求地要去学游泳,一两次强行落水之后,哭天抹泪,不进泳池。是爸爸用树条把你逼回去的。于是有了你现在信步江河的自由。从小到大,爸爸最注意的就是给你自由空间。学习上,爸爸妈妈从未给你设定过目标,总是说:尽心就好。生活中,也极少干预。你整理成长日志时写到“由于家长的压力和关系的不融洽……”扪心自问,我们从未给你学习任何压力。佛法说:心生则法生,我想也不过是你魔由心生——心魔而已。
初中毕业,从重庆回来后,你有很多不适应。我有限的干预也许妨碍了你部分的自由,并造成了冲突,但无非都是为了对你人生的更大自由负责。现在,关于你的生活,爸爸已经很少过问了。基于我们双方的愿望,你也在外婆家住了一学期。但这又意味着另一种担忧:你是否能善用这种自由?这决定着你是否真正地成人。一个成年人就是一个善于自我克制,能够掌控好自己的自由意志的人。如果我们相信基督教的上帝造人的结论的话,那么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上帝所造之人怎么会没有缺陷和不足啦(他们称之为罪)?于你,于我都一样。我们的问题可能都很多,谁能最大限度地摈弃这种不足,谁就能成为先知,实现上帝的拣选,获得上帝的祝福。今天,我把这自由之匙最大限度地发还给你了。希望你能善用之,为未来生活打开美好之门。(顺便说一句:爸爸无法为你提供任何信仰,但要为你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用质疑的态度去探寻人文学科,尤其是你们政治教材的结论。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你们的教材,都尚需证实,或者证伪。你需要的是打开心扉,用开放的态度去接纳这些信仰层面的东西。)
因此,成人的第二层意思意味着你将更加独立地掌握你自己的人生航向。这就需要你更多的自律、自警、自我克制,约束自己内心怠惰的情绪和退缩的念头。送你一句佛门偈语:“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要有这种紧迫感。
成人的第三层意思,爸爸觉得意味着情感世界的更加丰富。小时候,家是你主要甚至全部的情感磁场,你的主要感应方向都是以家为原点的。而成人以后你将渐渐有自己的情感圈子,爸爸妈妈将自然地退缩至其中一隅。如何处理好新的这些情感世界也将是你要面临的一个考验。这话庸俗地表述起来就是:恋爱和人际。从我内心来说,我是反对过早地恋爱的,不成熟的恋爱会严重伤害身心,这是一个过来人的体会之言。对于人际,人与人之间沟通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他不需要迎合,但需要平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想给你提供一个大概的自我评价方向:当你走向世界,和各色人等接触时,你人际的成熟度与你看得惯的人的比例成正比,而与你看不惯的人成反比。但是,你也无需过分看重这个,人,本质上说是孤独的。你要认识到这一点。
爸爸认为成人的最后一层意思是意味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完成。爸爸一直坚持认为:读书期间没能养成两大习惯——阅读和运动的习惯,那么这种学习就肯定是失败的。运动就不说了,什么是自主学习啦?阅读是最核心的一个指标。当你闲暇无事,空坐无聊时,你不会去玩手机,打游戏,喝酒打牌,而是本能地捡起几本书来阅读,这就意味着你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也是一个人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爸爸之所以说没有给你学习压力,正是基于这一理由。爸爸一直强调,爸爸并不看重你那分数,爸爸最看重的是你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决定你一生的作为。自主学习的能力爸爸也给你提供一个自我测试的大概方向:当你对一个新的事物或者行业产生兴趣,无论是它是音乐、绘画、棋牌、股票、法律、汽车、模具、计算机……还是其他什么,你着手进行学习时,你能否很顺当地熟悉这个对象,并进入角色?如果能够,那就表明你具备了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私下偷偷告诉你一声,爸爸这阵正在学习炒股,呵呵。
小学时,你应该背诵过一篇清人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他引用的典故即开篇讲到的丘迟《与陈伯之书》。现代中国的教育有他很多的无奈,你也有很多你的无奈。和爸爸这一代人相比,你们拥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也缺失了更多这种“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乐趣。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报怨,而是积极应对,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较好的平台。其他就不多说了。
诸葛亮《出师表》写: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表者,信函也。真实的内心交流总是那么激荡人心。林觉民写《与妻书》:巾短情长,未尽者万千。同样,爸爸这封信挂一漏万,也在所难免。辞不达意处也只能存放于爸爸的心中了。过于文艺范的文字不一定符合学校的要求,也可能没那么励志。但谆谆之情,希望能够体察。
最后祝你:健康,快乐!
这四个字已经包括了爸爸对你整个人生的全部祝福。
爱你的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