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校共育》道阻且长,要勇于迎难而上

《家校共育》道阻且长,要勇于迎难而上

作者: 王焱_铁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1-10 23:38 被阅读0次

    这是我开学第一课的作业题目。一学期下来,还是和这个差不多的主题。

    以前我以为的只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认识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努力,我发现校长、老师们也有自己的难处,社会、家长的影响更大,而且更不容易改变。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和突破口,现就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如下:

    2021年12月4日-5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再次重磅来袭,著名教育家、企业家及基层教育管理者跨界讨论,紧紧围绕“中国教育大变革”汇智聚力,探讨中国教育大变革。

    朱永新讲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教育的实践主要关系到教和学两大领域,教涉及教什么和怎么教,学涉及学什么和怎么学,前者指的是教材的内容和教法,后者指的是课程的内容和学法。由此派生出谁来教,谁来学,怎么教,怎么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等一系列问题,教什么和学什么,即课程和教材问题,是教育的基础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和卓越性。

    朱永新教授讲到了未来学生要学习新生命课程,为了生命的长宽高。要学习新智识课程,为了思维的洞见力,文理分科太早,他提出了新科学教育与新人文教育的概念。也提到了新德育课程,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拟法庭、模拟政协和联合国,培养学生的合作力与教育领导力。

    人工智能时代,具有社会信息化、资源泛在化、职业流动化、技术赋能化、学习终身化、教育个性化的特点。教育越来越注重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教育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学习贯穿人的一生。一个人一生可能会多次转换职业,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

    朱永新教授提到的第四点是新艺术课程,为了心灵的创造性,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注重培养具有艺术精神,艺术思维和艺术品质。学生要学习特色课程,为了个性的张扬,新教育实验的特色课程,希望以人和事的特色为入口,贯穿在生命、智识、德育、艺术的各个课程之中,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从而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让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家庭也能成为更好的学校、教室和家庭。

    朱永新教授讲到想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就要从学校走向学习中心(教育空间的变革)、从固定学制走向弹性学习(学习时间的变革,走出学习年限的误区)、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评价标准的变革,走出文凭的误区)。

    其实素质教育从2003年就开始提倡了,但到今天越走越偏,以至于国家不得不限制甚至是取缔,校外培训。硬性规定:实行双减,然而目前是许多学校把校外的补课挪到了校内。

    我们学校每个班级仅仅是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情况下,才安排半小时的“体活”课。其余时间都是在教室,每天有1个小时的写作业时间。我和领导、老师们探讨交流双减的目标和意义时。他们说这有的家长还说在学校玩的时间长,应该多学习呢……

    当然通过学习还是非常有收获的。

    大环境咱改变不了就从自己能做的出发吧。

    比如我通过学习家校合作难做,就给学生组建团队,形成一个小“家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队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队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

    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和过多的焦虑感而不利于学习。在合作性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学生不用担心犯错误

    我很好奇:既然有这么多好处,曾经大力推广的小组合作为什么停止了呢?

    最近几年的学习让我越来越觉得小组合作更适应学生。

    经过上学期去山区学校和住宿生的交流,回来现在正在尝试把团队建设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

    开始是做团体活动,但一次两次还行,后来就不愿意做了,因为有的学生会讨厌其它的学生就好好参加,或者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也会起一些反面作用,后来我就想到了需要团队建设。也就是带领学生去学习团队建设和组员之间沟通交流方式。包括组长带小组的方式,以及对不积极参加的学生如何进行调动。

    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些门道:利用工具,关注每一个人,充分利用有领导力的学生(上次有一个人不愿意参加,可刚刚分组就自动分了,我故意问你不是不参加吗?他说XX非让他参加)。

    所以有时学生会比老师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有时还可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而且我也有把我所学的积极和一些认同“家校共建”重要性的家长们交流。也带动一些家长走上学习家庭教育的路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打算下学期开始利用他们的实例,扩大影响,在学校争取建议“家校委员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共育》道阻且长,要勇于迎难而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ov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