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当我看到“反求诸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瞬间安全感充足起来了。
另外一句话是我在一个大学老师的佛学课堂上,那时候很多烦恼的事情,老师轻轻说了句:念念不住。
所谓念念不住,就是诸事不留心间,每一念都能迅速过去,不藏在心中烦恼自己。
这些年,这两句话始终在我心里,渐渐地,我发现这两句话非常有用。
我越来越多的安全感都来自于这两句话。
第一,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的原意是,遇到事情,不是责怪别人,而是反观自己的症结所在。
我更宽泛的理解了这句话,就是遇事能先从自己的角度来研究和看待这个问题的产生。
每个人都有一个逻辑模式,这个模式存在并且不经指点是跳不出去的。
自己也能找到这个逻辑模式,就是费劲一些,需要的就是反求诸己的功夫,一旦找到,就有机会跳出这个模式。
求诸外人就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模式。
很多答案都在说,要有个爱自己的人,其实根本不是的。
有了爱自己的人就能充满安全感了吗?
完全不是啊。
就算有个人24小时听候你差遣,你还会觉得这个人不能如愿让你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就算那人是《渔夫与金鱼》故事里,无所不能的金鱼,你还是会贪得无厌索取更多。
说到底,爱这个事情,向外求索是没有用的。
越求索越空寂。
你能强求别人爱你吗?
不能。
因为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装到别人脑袋里。
也就是说,你不能改变别人。
既然不能改变别人,也就永远会在自己的框架里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的意愿。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期中,一切自己都能心中有底,那么,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一个心中有底的人,能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能有办法解决,这样就能心中有底,不会因为一点小错误而怨怒别人,这样的人不是让人很喜欢吗?
被别人信赖的多了,自己也会对自己充满依赖和安全感的。
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个女生,标题说她就想一辈子不嫁。
我持有批判的态度点进去的,出来的时候,膝盖都献给她了。
倒不是说佩服她不嫁的观点,而是我真心钦佩她会爱自己。
她能给自己很好的人生规划,知道此生她想要什么。
她能在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自己跳出来就解决了。
她没有怨天尤人,说爱情不好,婚姻不善,而是客观阐述了对婚姻的认知。
反倒我觉得,一个连自己都能爱好的女人,结婚和不结婚,她都能幸福。
一段成熟的婚姻就是两个会爱自己的人,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去爱对方。
给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不强求对方自己都力不能及的部分。
很多的婚姻不幸,不是不幸在冷漠、暴力上,而是一方给了另一方太多。
对对方越好的婚姻,越离散的快,这点,男女通用。
反求诸己,让事情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让自己更懂得爱自己,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第二,念念不住。
念念不住,真的是我获得安全感的法门啊。
我们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因为我们要得太多,有得太少。
我们为什么会要太多呢?
因为我们想太多了啊!
现在这个时代,随便钻到一个人的脑子里,都是成千上万的信息。
车子、房子、票子。
同事、同学、同龄人。
很多很多的信息乌云笼罩着每个人的脑袋,
更可怕的是,很多事是还没有发生的事。
如果怎样怎样,我就怎样怎样。
假如发生什么什么,我就会什么什么。
要是这样这样,我就那样那样。
这种焦虑的句式是非常可怕的,对人的伤害很大。
因为事情毕竟根本还没有发生,平白的去设想很多事情,别说会把人做事情的行动力给打消,更可怕的是,会徒增很多烦恼。
事实上,只要是在人类社会发生的事情,就一定有能解决的方法,又何必去提前焦虑。
有时候我们没有把眼光放长远,一件事,在眼前看很急,放十年看,那根本就不是事了。
此时和某人硬怼,可能怼输了,一时的输赢有什么要紧,又不是对方下一秒钟就死了,让你没有机会再怼,只要对方还活着,你就有机会怼回去。
只看到时候自己想不想怼而已。
不要焦虑未来没有发生的,不要着急眼前的某一件事,相信一切事情由时势决定,让自己更淡定从容一些岂不是更好。
余华的《活着》就很有平凡嘛。
徐福贵少爷嗜赌成性,被龙二设局赌光了家产。
而龙二却在运动中,被划分为地主给毙了。
岂知人间之事,不是来自天意?
总之一句话,爱自己,愿你余生都可自由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