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管再怎么不寂寞。有多少朋友,陪伴,至始至终,都处于和人说话的状态,那么,他也有很大的概率,也会拥有一段,一个人在街上的,时间。
一个人在街上的状态非常微妙。一方面,他是面对一个,陌生的,人群,还有随时随地不觉不确定出现的状况,另外一方面他又是,特别的可以,自己,放松的状态。因为路上的人都不认识我,基本上,保持一个中等的说话的语速或者幅度不太大的动作,就不会引起,路人侧目。
即便是这样的状况,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是比较小心翼翼,或者与其说是小心翼翼,不如说是减少更多的多余的可能性,就是让整个大脑处于一种低能量的运行状态,只要保证我从a点到b点,涌,最短的时间,完成就可以了,不要让我猜,中途发生任何情况,这也就是因为,什么,香港人,或者在大城市的人,在路上,如果被,拦住,被,摔跤,被影响他步行的时间,他们会非常的生气。
因为他们把自己走路的这个程序交给了一个,很害怕遇见状况的处理模块,自己大部分的能量或者注意力是放在其他事情,或者是跟朋友通电话,或者是拿着手机玩游戏或者,刷朋友圈,嗯,注意力并不是在走路的事情,也不在自己,在大街上的状态,被别人如何看,上面,除非他是有意识的,想在这条街上有所展示。
比如大家是潮流人士,很喜欢去三里屯那边闲逛,当然,去闲逛之前会打扮的,花枝招展,非常的引人注目,希望能够获得一些街拍的机会,或者是路人,停下来好好看一看,哪怕说你,为什么穿的像妖怪养这样的效果,那个是可以营造的,那个是需要走路走的很慢的,一公里和一百米我可以走,一个小时,但如果单纯是为了,达到步行的效果的话,大部分人真的很不注意自己在街上,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这一段,在记忆里面是可以被删除的,我们仍然记得,自己每天上班走的那条路,很多细节嘛,我们都能记得时间,我们能记得一些红灯,我们能记得,让我们停下来的各种原因,但是那条路上究竟,有没有更多带给自己的一些,启发,意外,缘分,认真想一想,之后,也会认真摇摇头。
不过这个问题如果问一些喜欢在,城市道路上夜跑的人,或者练习马拉松的人,或者,有在户外锻炼经验的人,他们会给出一些不一样的答案,至少他们是带着目的,走到街上了,是走到街上这个目的,不是,完成步行这个目的。
因为有了,手机APP的奔跑记录软件,去街上跑步的人,会在地图上画出一个,每天的痕迹,他有详细的数据,你跑的多快用了多长时间?你路过了哪些街道?那一天到底是下雨还是太阳天,趁着可以搞,一张地图,上面附一张当时状态的照片,因为这样的记录是手机自动完成的,哪怕最后拍一张照片,其实相对来说都很轻松,然后我们回头看的时候觉得,这张图片,是我创造的,这会让人有一个,莫名的成就感。
明明当时大脑里面,没有刻意的去记录,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回过头来看,另一张一张奔跑的路线图,好像自己,真的做了点什么?可能也正是这一张张图片,激励了我们,一天一天的跑下去,而不在,显得那么没有意义的在街上行走。
宛若丧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