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粥佐罗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简直颠覆了对于时间管理的认知。这个课最大的亮点是不让你成为一个执行任务的机器,而是合理地利用人性,科学地完成任务。
为了先搞明白课程的框架,我昨天只要闲下来,基本上都用来听课了。课程总共31节,每节差不多在10分钟左右,我是开了1.5倍速听的。昨天早9点开始听,晚10点给全部刷完了,当然这么刷一遍作用是不大的,还要根据每节的课程是完成相应的规划并执行才行。
让我惊奇的是,第一节就直接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铭记到现在,觉得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先分享出来。第一节是讲目标的,我一直也有一个目标,就是靠写作养活自己,但听了课后才发现这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一个想法。
真正的目标是要有用清晰确定的描述,外加截止日期的。就拿我自己的目标来说,靠写作养活自己,首先目标就很模糊。养活自己,到底怎样才能算养活自己呢?
比如我现在每月开销在4千左右,如果以这个为标准,那我靠写作赚到4千多,就已经算是能养活自己了。但说实话如何真想靠写作养活自己的话,挣的刚刚好可能还不行,再说啦谁不想早点挣够退休的钱呢。
因此这个靠写作养活自己,就得更精准一些,比如靠写作月入2万或者月入5万。只有当你的目标清晰的时候,才能量化,才能拆分。同时你才能有更强的动力,去执行它。
试想下,如果哪天靠写作月入两万了,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首先可能是再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女朋友想吃什么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她买。再也不用为了省那一点电费,恨不得把风扇固定在自己脸上。
到那时候,虽然不能特别自由,至少能做到一年带着家人出去旅行一次。同时如果想去参加某位大咖的线下课,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去了。总之,你可以支配的钱多了,相对的可以做的事就更多了。
但是光有清晰的目标还不行,咱们得有个截止日期,要不然大脑就会把它当做不重要的事,然后搁浅在了脑中。试想下,我们有多少次,想做一件事情,因为没给自己设置截止日期,导致不了了之的。
20年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学学英语了,这样才能读到一些前沿的理论。因为很多外文书,从畅销再传到国内已经过去很久了。如果有阅读英文原著的能力,这样你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阅读相关的理论。可两年过去了,别说学英文了,我连一本关于学习英语的教材都没买,甚至连一个单词都没背过。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了截止日期,导致潜意识里认为这个事什么时候办都成,因此从来都没着急过,也就一直拖着。
所以如果你光有目标,没有截止日期的话,你可能会拖到影响到你的生活时才去做,可往往到那时已经晚了。
以上就是关于昨天课程第一节的一点小心得,今天还会根据课程逐步列出自己的目标、计划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