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典
阅读日期:20230114-19
看这本书之前,其实我已是按照作者建议在度过生命中每一天了,其中建议事中修、意义是活出来的、过程比结果重要、终身学习成长、提升能力降低欲望、兴趣驱动等,都是我一直以来的修行准则,只不过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诠释这些真理,依然让我长了不少见识,领悟了更多道理,也更加坚定了自我成长的决心。
书的内容蛮好,就是编辑排版不太完美。页边距太窄,里面不少勘误,比如关于1979年gdp4062.6万亿,明显多了个万字。当然,这不过我阅读过程中的吹毛求疵罢了,其思想和内容确是熠熠生辉。
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如何培养兴趣。因为自得其乐最为无敌,把兴趣发展为能力,把重要的事情变得有趣。从感官开始体验兴趣是第一步,趁热提升这方面知识和能力,变成自觉兴趣,然后把兴趣和能力与价值绑定,不断巩固兴趣。注意,一是不要太追求有用;二是不要身陷感官刺激不能自拔;三是控制难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心流)。
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生命有定见。就是想清楚什么事最重要的,这些重要的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去平衡的问题。不要太追求完美,后面提到生命四个维度,分别是高度,即职业权力影响的高度;深度,即专业领域卓越程度;宽度,即平衡好人生当中的各种角色;温度,即活出真实自我的激情。
成功的经历带来成果,失败的经历带来智慧,只要有这种积极的核心信念,生命所有过程都是增强回路,你就能随时活得幸福。
功不唐捐,当暂时没有方向的时候,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现在连接着未来,在未来可以从新学习、整合、翻译,连点成线,发挥出神奇的威力。
我们不是找到自己的样子,而是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所谓道法自然——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然就是“的样子”。在不断试错中找到自己的定见。后悔没试过和后悔做错了完全不同,所以阅历就是先经历后审阅的过程,just to try。
杨丽萍把跳舞作为其生命的信仰让我很感动。跳舞是其生命的需要,是其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境界远远超过了认真或者敬业,如果这样不能成功还有谁能?即便最后没有成功,过程已经值得了,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真热爱。
父母最需要照顾的是在他们60-80岁的时候,前面一段时间刚刚退休,需要心理支持和找到新方向;70-80身体衰落了,需要心灵、健康、经济方面的支持。结合我现阶段情况,我也有了相应的策划和调整。
如何提升生命的温度?对自己好一点,多花点时间陪自己吧。不要被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驱赶着,让自己有点闲时间。冥想、读书、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实的理想主义,在于平衡。好比球赛,适应现实等于防守,而坚持理想等于进攻。单纯进攻很难成功,单纯防守又何比参加球赛呢。梦想️越美丽,手段就要越现实。首先要生存下来,至少工作能养活自己,然后让职业发展,最后找到自己的事业,自我实现。
自由=能力-欲望。多么伟大的洞见!另外,自由和责任对等,甚至一体两面。中医说,在求不得和想得到之间,全是火气。
最后感谢作者的祝福“记得要活得精彩,活得认真,跟自己比。”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