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得到 李松蔚 心理学通识102
有些问题往往跟它的解决方案一起被维持。
1、姑息。例如家人帮赌徒还赌债。
2、反弹。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阻挠情侣,爱得越义无反顾。
3、小题大做。如失眠。本身不是大问题,越焦虑越睡不着。
理性的死亡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明知道这些方法无效,还要视而不见地继续?
问题会一次次重复,我们不会自我反思,而是想“可能之前的方法用的不够多、不够用力,我要沿着之前的方向再坚持一次”。
根本原因,这些规则曾经成功过,但未必会一直有效。
同样的挑战、同样的规则,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思想实验
想象一下,有很多人一起玩一个游戏,他们蒙着眼睛,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伸出手向各个方向前进,只要碰到任何一面墙壁,都算达到了目标。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可能会碰到其他人,这时候他们就要连起来,后面的人搭着前面人的肩膀,只要排头的人碰到了墙壁,队伍里的每个人也都算达成了目标。这个任务并不困难。
但是,当好几个人连成了一个足够长的队伍之后,排头的人一不小心碰到了队尾的人,整个队伍就会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圈。每个人都蒙着眼睛,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圈里,他们仍然相信,只要跟着前面的人一路往前走,总有一刻会实现目标。结果会怎么样?显然,每一个人都会无休止地在原地转圈。
例如“蚂蚁的死亡漩涡”
成千上万的行军蚁会沿着一个圆圈的形状,首尾相衔地前进。这些行军蚁没有视力,它们寻找食物的规则,就是“跟着前面的走”,一边嗅取前方同伴释放的信息素,跟随前进,一边释放信息素为后面的同伴引路。所以,领头的蚂蚁一旦追踪到队尾的信息素,就形成了一个死亡循环。每一只蚂蚁都紧紧跟随前面的同伴,周而复始地绕圈子,直到筋疲力尽地死去。
如何摆脱无效循环
1、觉察。要“看”,而不是“想”。
看的是事实,想的是道理,思考容易被道理蒙蔽。
觉察到自己在这种状态,“无论我怎么努力,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趋势”,那么就要暂停。
2、换一种方法,打破规则、放着不管、甚至刻意加剧等,反直觉的方式。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往往是从错误中产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