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3.学习苏轼的《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月》

133.学习苏轼的《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月》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20:30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此词熙宁九年(1076)早春作于密州。

内容紧扣题目,上片写“初春”,下片转写“病起”。起首二句交待季候,用“侵”、“破”二字突出因立春日早,春意已显而冰雪未化的特点,写物候变化,动感十足。

接下六句,三句成组,分两面落笔,写初春特有的情景和人在初春 时的特殊感受。“东风”三句写春意渐萌,其体物之细微与拟物之巧妙,惟有作者另两句诗“春风如系马,未动意先骋”(《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可相媲美。

“寒夜”三句写内心感觉,“其实并不必真暖和,却仿佛暖和了,暮鼓晨钟其实也还是平常的声音,却仿佛格外清圆了”(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过片二句从写初春过渡到写自己,接以“游人”三句的想象之辞,设想当春意乍露,性急的游人已有寻芳之想,桃花杏花更与游人的脚步竞赛,争相开放出它们的花朵!

煞尾三句自游人归束到“病起”的自己。当此游人出行、桃杏争开之时,自己却病后初愈,少有欢趣,只愿懒散自放,日高而卧,而不能参与其中去寻芳逐春了。词作透露出一种老病衰飒、病后逢春的情状。

描写类似情状的出色词句,作者之后还有辛弃疾的“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但辛词写秋景,更多萧瑟之气,与本词病起逢春既慵散又欣慰的感觉并不一样。

相关文章

  • 第464天(2018.06.17)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只想懒散

    一丛花·初春病起 宋代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

  • 一丛花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衔山...

  • 【一丛花·苏轼体】三元愁想是家山

    【一丛花·苏轼体】三元愁想是家山 文/墨痕(美国) 偏逢腊尽好时年。无处不春妍。花前思发琉璃盏,恣意浓、醉里吟边。...

  • 相见欢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

  • 春候腊侵寒

    冰碧楼外寒, 且想春候暖。 风送腊月深冬, 任是冻人不管。 白日斜阳, 天阔浑疑光照偏。 萧萧风刺骨, 更有广寒争...

  • 一丛花(苏轼体)

    序言:十二月四日,驱车路过菏泽,顺道牡丹园,见之疏落寒枝,失之国色天香之瞻,盖因时令不适,心多遗憾。 曾经香蕊压芳...

  • 除夕――春近腊残年事浅

    除夕―― 春近腊残年事浅 春近腊残年事浅,娇寒睛暖绿风妍。 庭前焰火鞭无寐,惊觉韶光逐自煎。 薄利浮名多忘...

  • 一丛花

    一丛花,词牌名,又名“一丛花令”。以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为正体,双调七十八字。 据两宋之交的杨湜《古今词话》记...

  • 一丛花·春太少

    【词林正韵·第八部】 翻读旧作,恍如昨日。曾叹春光易逝,而人盖莫能追。时至今日,而春又将逝矣。忆往昔种种,犹然在目...

  • 蔷薇花满架,开出了盛世的缠绵

    浅夏入流年,又是一季蔷薇开。 苏轼有诗曰:“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蔷薇是春末夏初才开的花, 它有自己的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3.学习苏轼的《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wc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