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立冬寒意浓,分享暖融融。11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洪庄杨学校全体教师对上周所学的正面管教工具——正面语言(不要什么和要什么),进行践行交流,本次活动由董校长主持,赵校长和五年级老师参加分享。
手放桌子兜里、就餐说话、上课玩笔、站队磨蹭、读书声音小、茶杯乱放、趴在桌子上、扣手、践踏花草,这是学生在课堂上下常有的坏习惯,通过上周的学习,老师们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了从以前的“不语言”到“正面语言”的转换,并且收货到了小小的惊喜,发现用了“要什么”之后,自己的指令更清晰了,学生的反应也快了许多,但也正如老师们觉察到的那样,改变很难,“不要说话”“不要乱跑”这种说了几十年的语言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张嘴就来,脱口而出,一下子很难转变,就像卢志鹏老师分享的那样,“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本能的先说出“不要什么”,可是一想要说“要什么”就该成了正面语言,就这样一会儿“不要”,一会儿“要”,自己的混淆不清了,”这是一个很真实的觉察,因为这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
赵校长和五年级的老师们分享完毕,董校长对老师们的践行给予了肯定,并对正面语言的意义进行了解读“负面语言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坏事情的情景,这些情景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而正面语言,指令清晰的告诉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是正向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然后 我分享了改变是意识和技能共同提升的过程,并鼓励老师们已经进入了意识和技能的第二个阶段,允许挫败,接纳错误,小步前进。
“独行快,众行远”,最后赵校长对本期研讨活动进行了肯定以及中肯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