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孩子的心思细腻、敏感,哪怕是大人谈笑之间无心地比较、说教和打击,都有可能听到心里去,伤害他的一生。
真正爱孩子,一定是以他的感受为优先。
放下所谓的“脸面”,注重他的想法和心情,让他拥有平和、舒适的生存环境,享受父母给的尊重和关怀。
像之前绵阳一位爸爸,因为不想儿子过年被问成绩感到心理压力,在网上呼吁“亲朋好友们不要问孩子考了几分”。在他看来,儿子考完试以为自己没考好,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就连妈妈,都在担心春节回家被质问“为什么全职辅导孩子,孩子成绩还没上去”。
与其被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如提前说明:想关心孩子可以,换一个问法,多关注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努力。
当孩子对某些场合会遭遇的事情有所顾虑、感到压力时,父母的发声,就是给他最好的保护和安慰。
育儿博主@年糕妈妈李丹阳曾分享过一个特别“硬气”的做法。有一年她带儿子年糕回老家,外公外婆让孩子给亲戚们打招呼。孩子没开口,老人觉得特别尴尬,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啊,我们宝宝有点胆小。”
听到这话,李丹阳立马抱着孩子走上去,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是胆小,我们只是跟大家都还不熟。我们需要时间,认识大家之后,自然会打招呼。”
这么做,不是允许孩子不打招呼,不遵守礼节,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而是不让“不打招呼”和胆小、没礼貌、性格不好划上等号。
在容易伤害到孩子自尊的场合下,父母懂得放下无谓的面子,才能保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多加鼓励和引导,给孩子适应和学习的机会,相信孩子也能做得很好。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同样的,孩子的自信、幸福,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作为养分。
想要孩子活出自信,感到幸福,那就多给孩子一些及时的支持、正面积极的肯定,由心而发的尊重吧。保持一颗平常心,耐着性子陪伴孩子的成长,静等花开。
你将会发现,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藏着惊喜,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生命最大的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