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出现,让很多人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在那里,你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分享自己的心情。
朋友圈,更像是一个人的门面和名片。
你想要了解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朋友圈就知道了。
1
喜欢点赞好评的人,善良情商高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你兴高采烈发一张自拍,结果被人调侃“真自信”;
你心满意足发几道美食,结果被人嘲笑“真能吃”;
你有所感触发几句感慨,结果被人责怪“真矫情”;
……
正是因为这样的评论层出不穷,才让一些原本爱发朋友圈的人望而却步。
很多时候,好评点赞也是一个人发朋友圈的动力。
就像马克·吐温说的:“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栗子很少发朋友圈。
有次,栗子因为她的儿子能自己吃饭了,实在太高兴了。
便分享了一张儿子吃饭的照片,并说:“儿子终于会自己吃饭了。”
那张照片上,她的儿子举着勺子笑着,脸上、手上沾了很多米饭。
很多朋友都点赞,评论鼓励。
可有一个朋友,很煞风景地说:“脏死了,你儿子是饥荒过来的吗?”
过了一会,栗子就删掉了那条留言。
她只是想分享自己喜悦之情,而自己的儿子却被人这样说,这让栗子很伤心和委屈。
确实,一句随意的评论,看似无关紧要,但却深深中伤了别人。
说这样话的人,不是情商低,就是人品不正。
孔子说:“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几句赞美、肯定的评论,能给分享者带来极大的温暖和鼓励。
经常给人好评点赞的人,怀有一颗热忱温良的心。
他们会主动关注朋友的动态,在互动间关心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这样的人,是朋友圈最耀眼的存在。
2
经常帮忙转发的人,热心重情义
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各式各样的求助信息。
那些求助只是需要你点一下、转发一下就足够了。
但其实大部分人看完后,都会嫌麻烦忽视掉。
有句话说:“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很多时候,看似举手之劳,实则帮人大忙。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有个中年人,他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
一天,他出去买菜,回来发现母亲自己打开门出去了。
他在家的附近,四处寻找都无果。
于是他发了条朋友圈,向朋友圈好友求助。
朋友圈发出去后,很多热心的朋友都帮忙转发。
同时,跨了几个区的一个清洁工,正帮助一个摔倒的老人。
当他正愁着联系老人家人的时候,刚好在群里看到这个寻人启事。
发现自己帮助的老人,就是寻人启事上的老人。
于是清洁工联系上中年人,让中年人接回了他的母亲,全程历经三个小时。
这样的速度找到人,确实令人感慨。
在我们朋友圈里,从来都不缺这样的热心人士。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帮转一些信息,即使是拉票、点赞的,都有人乐此不彼。
那些人帮忙转发,并不是因为很闲,亦或是无聊,他们只是重情义而已。
即使繁琐,他们依旧愿意去做,因为在他们看来认为你们的情义更重要。
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经常帮忙转发信息的人,从不吝啬于动动手指帮助别人,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温暖。
施比受更有福。
这样热情重情义的人,在朋友圈是十分受欢迎的。
3
喜欢分享生活的人,简单没心机
每个人在刚开始接触朋友圈时,恨不得无时无刻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出去。
后来,因为一些评价和觊觎,慢慢地压抑住自己分享的欲望。
其实,对于喜欢记录生活的人来说,朋友圈只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他们认为发朋友圈,是为了留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将来老的时候能翻出来看看。
有一个朋友很喜欢发朋友圈,分享他的生活。
有时是他学会了一道新菜;
有时是他买了一样好看或好用的东西;
有时是他在哪个景点玩打卡;
……
翻看他的朋友圈,你会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吧!
有人问过他,为什么他的生活可以如此充实。
他回答道:“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这些瞬间,只是不分享出来罢了。”
是的,每个人生活都不缺这些美好的瞬间。
很赞同一句话: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首先要做真实的自己。虽然坦白自己真实的一面,会让人感觉不安,可能还少不了痛苦,但你要使自己的一生充实、有价值,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喜欢分享日常的人,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做最真实的自己。
他们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记录在册。
把所有值得纪念的日子和事情,都定格在一段文字、一张照片里。
他们不会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会害怕别人了解自己。
这样的人,往往是最简单没有心机的。
很多时候,朋友圈就像一面镜子。
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别人的人品。
经常在朋友圈活跃的人,无论是喜欢给人好评点赞的人、热心帮转信息的人,还是喜欢分享生活的人。
他们,都是我们每个人朋友圈里最精彩最温暖的部分。
在他们看来,发朋友圈,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需刻意,自己开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