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

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

作者: Micro宝 | 来源:发表于2014-02-18 14:04 被阅读144次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正在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
    文章内容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544期 (2009-09-14出版)

    《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儿》 唱作人:郝云
    突然想起爸爸说的话,我又看到了身上的伤疤
    看看这些年我也没什么变化,年龄不停的长,心里有点慌张

    PS:原文是我今天在微信上接到的一篇朋友发过来请我重点分享的文章,该文切中时弊,于我心有戚戚焉,一查竟然是三联早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今日读来毫无过时之感让我甚是意外,于是便拿来用简书做批注,没想到又收获一份惊喜:用简书做读书笔记(尤其是文章类)简直太好用了,让我充分体会了用简书做读书笔记的优越性,完美地示范了关于为什么来简书这个问题我的答案,相见恨晚呢亲,手动点赞!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写了《最愚蠢的一代》,就得罪了8700万美国年轻人。

    在书中,他提出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为什么?

    “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IM和手机短信上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鲍尔莱因说。

    马克·鲍尔莱因(Mark Bauerlein)对Facebook尤其深恶痛绝。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去的10个网站中,9个是社交网站,1)“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批注1:想到另一句:
    成熟就是当你发现以前你很想要的东西现在不想要了。

    但是,将这样的罪名完全归结到数字技术身上,是否过于粗暴和简单化呢?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年轻人需要2)在自己的生命中保留一个空间,可以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鲍尔莱因说,“如果他们24小时腻在一起,这点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批注2: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存在性独处”的意义;此外,对这种需求的满足,因人而异、因时不同,有些人对此甚至完全无法忍受。17世纪数学家帕斯卡说:“所有的不快乐都源自一个事实,那就是无法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三联生活周刊:老一代人鄙视新一代人很正常,但很少会用到“愚蠢”这个词,您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词来形容美国的年轻一代呢?

    鲍尔莱因:我知道这个词很刻薄。我的书出版前,我妻子劝我换一个,但我说“不”,我必须用“愚蠢”这个词,就因为它的攻击性,就因为它侮辱了8700万美国年轻人。我是一名老师,我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想让他们变得更聪明、更渊博。很多老师不愿意冒犯年轻人的文化,因为他们不愿被称作“老古董”,但很多时候,玉不琢不成器,如果一个年轻人读了这本书以后感觉受了侮辱,这是好事,说明他们在思考,想为自己辩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学习。3)我希望的是,每个年轻人都足够生气,来证明我是错的。你不知道我希望自己是错的,我渴望每一个负面的评价,这就是我选择“愚蠢”这个词的用意。

    批注3:作者用“为了建设而破坏”的逻辑来解释用词意图。

    三联生活周刊:“愚蠢”到底是指什么?

    鲍尔莱因:“愚蠢”并不是指这一代人的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在于他们有最好的机会和资源成为最聪明、最博学的一代,4)却没有善加利用,反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批注4:是的,所谓失败,莫过于对天赋(及资源、机遇等)的浪费。

    三联生活周刊:您的指责有根据吗?

    鲍尔莱因:5)我可以给你一些数据:今天,55%的美国高中生一周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大学生则每周少于10小时;1/3的年轻人(18~24岁)不知道美国副总统是谁;52%的学生以为美国在“二战”中的盟友是德国、日本或意大利,而不是苏联。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给出许多,数据来自美国教育部、人口调查局、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全国艺术基金会……都是权威机构。有一些调查是我自己在美国教育部时亲自负责的。并非我夸大其词,美国年轻人的无知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批注5:大数据为什么流行?因为,在这个年代,哪怕是指责,我们也需要数据支撑,否则严肃的批评与无端的谩骂就没有任何区别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进步,当然,通常成功的谣言也是“编得有鼻子有眼的”,呵呵。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这是一个全球现象,还是就美国如此?

    鲍尔莱因:我认为是全球性的,只不过美国的情况更严重。因为6)年轻人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他们不需要工作,有很多自由时间、很多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零花钱比谁都多——每周100多美元。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政府执政了200多年,他们从来不用担心军事政变,不用担心敌国侵略,不用担心健康危机。他们为什么要关心外面的世界?为什么要关心中东发生了什么?朝鲜发生了什么?他们关心的是派对、游戏、篮球明星,在Facebook上给朋友发照片。

    批注6:听起来像是在批评“小富即安”,呃……反过来看,我国广大挣扎在社会底层、温饱线上的“屌丝们”更可能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这一切听起来好像很负面,但事实上,我喜欢年轻人,我希望他们长大。7)我希望他们了解历史、政治、艺术,了解他们的公民权利,了解他们的政府的运作

    批注7:原来是“高级的烦恼”,希望美国青年在“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后,更多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使命意识,乃至“改变世界”的理想信念,不要“小富即安”而应“忧国忧民”,这样的“又红又专”的青年才是“国家栋梁”,才配得上美国现今“超级大国、世界导师”的崇高地位嘛,可谓“爱之深、责之切”。

    三联生活周刊:您还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如果当时有互联网,您觉得自己会和今天的年轻人不一样吗?

    鲍尔莱因:哦,我会和他们一样。15岁的时候,我就是一个白痴。这不是他们的错,只是这些工具太诱人,太好玩了,让一个15岁的孩子难以拒绝。

    这是年轻人的本性,正是构建自己身份的年龄,他们思考性、死亡,他们孤独、害怕,他们必须寻找同盟,他们必须稳固自己,通过模仿别人。

    他们需要社交,而数字工具前所未有地强化了这种需求。比如,一个15岁的孩子一个月发了5000条短信,父母说,够了,你太费钱了,他们没收了他的手机。对父母来说,这不过是个玩具,但对那个孩子来说,却是8)“你毁了我的生活”

    批注8:绝妙的观察!毛主席说什么来着,“思想文化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要去占领”。对啊,亲爹亲妈们,你们不来占领我的“阵地”,还来没收我的手机(也不让别人占领),哼!

    15岁的时候,我也上学,和朋友聊天、打篮球,但晚餐的时候,我会回家,会一个人做作业。一天里至少有一段时间,我不是和15岁的人待在一起,而是独自一人,读书、思考,或者和父母在一起,听他们谈话,关于外面的世界,关于政治、金钱,或者看电视新闻,听克朗凯特谈“越战”。

    但现在,有了互联网,年轻人几乎每时每刻都腻在一起,晚上22点钟还在聊天、分享照片、发短信。他们没有分开的时候,这才是问题所在。
    你知道9)“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遵循同样的规则。

    你知道一个18岁的男生为什么要上Facebook吗?因为他的朋友上了。你知道16岁的女孩为什么要在肩膀上文身吗?因为她的朋友文了。你知道,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博客,没有Facebook账号,会面对怎样的压力吗?

    一个17岁的年轻人,最害怕的是什么?被别的17岁隔离。对他们来说,没有比孤立更糟糕的感觉,这就是青春期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在一起。

    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年轻人平均每周要发2272条短信。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交生活是多变的,也许一节课上完,就发现自己收到了分手短信。你能相信吗?现在的年轻人都是通过短信分手。所以,他们没法坐在椅子上,安静地读一本小说,他们必须随时查看朋友们在做什么,否则就精神紧张,无法集中。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这样,他们厌倦了,但不能出来。因为一旦出来,就失去了社交生活。所以,他们需要老人们的声音,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还有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否则,他们永远是孩子,永远不长大。

    悲哀的是,当他们30岁的时候,一定会追悔莫及。他们会想,为什么在高中时代,我不学学历史呢?为什么不在我可以纯粹读书的时候好好读书呢?现在一切都太晚了。老婆、孩子、柴米油盐、生活的种种压力,我再也不可能读小说了,我看看电视就上床睡了。一切都结束了,这是很悲哀的。

    批注9:原来这玩意儿叫做“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呀,嗨!

    我发现自己现阶段绝大部分的焦虑都来自于“我怎么才能和大家一样呢”以及“我怎么才能和大家不一样呢”,又想与众不同又怕鹤立鸡群,想偷个懒儿随大溜儿、打“安全牌”又岂可甘心“泯然众人矣”,内心那个喧嚣吵闹啊!

    按照时髦的说法,既能够“符合社会主流标准(有钱或者有权,最不济有名吧,然后拿名换钱之类)”还有余力“听从自己内心召唤(比如世界因我不同,丰富并拓展世俗成功标准、亲身实现“生物多样性”等等)”的人,必是人中“翘楚”啊,虽不说“凤毛麟角”那版罕见,但芸芸众生的“普通青年”,只怕力之所及的,是只能择其一可能都做不太好。

    不过,“星光大道”似乎有一条“振臂一呼”即“应者如云”,“曲高还和不寡”,那影响力、那存在感,而且“出名要趁早啊”!可是,君不见众大V纷纷落马,各公知沦为笑柄嚒?

    好吧,咱们不跟那些个老人家一般见识,可是“同辈压力”何止困扰我们年轻时,当咱们都成老人家了,同辈不变(更准确地说,整个世界对同一代人的社会期许不变)、压力依旧在,还几度夕阳红了呢!

    三联生活周刊:您理解年轻人吗?

    鲍尔莱因:不理解。我年轻过,也愚蠢过,但现在年轻人的很多东西,我完全不明白。我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对自己的照片那么着迷,我不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一个关于自己的博客。

    三联生活周刊:也有人认为,博客和社交网络促进了另一种形式的书写和交流能力?

    鲍尔莱因:社交网络的交流仅仅发生在年轻人之间,所以它很难让你有什么进步,更好的词语、新奇的句法、机智的风格、复杂的想法……它只让你保持在青春期水平。

    我一直认为,10)信息的加速度一定会带来内容的肤浅化,11)很多时候,更多的交流意味着更少的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有没有可能是年轻人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而您不理解这种变化而已?

    鲍尔莱因:也许吧。技术在改变,行为在改变,学习方式在改变,而我陷在旧的思维方式里,这是有可能的。不过,我还没听说过有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我不认为这样的研究能有任何结果。因为在数字时代,无论技术,还是人的行为,都变化太快了,你根本来不及围绕它展开研究。为了研究一种行为及其影响,你必须有一段持续的时间可以进行研究,你要设计方案、申请资金、组织研究、搜集收据,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当你的研究结果出来的时候,你研究的技术或行为也许已经不存在了。比如Twitter,两年前还没有Twitter,两年后Twitter也许就没人玩了,你要怎么研究这个东西呢?谁知道,10年后人们又会为什么技术着迷?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一个年轻人在青春期最应该学的是什么?

    鲍尔莱因:我相信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应该多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庞大,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Google一下就出来了,何必花时间去记呢?

    但是,毛泽东只是一个名字吗?“二战”只是一个标注了时间和地点的事件吗?卢梭在瓦尔登湖边想了些什么,哈姆雷特关于生命意义的冥想,真的与你无关吗?

    不,这些都是构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思维和人格的原材料。你必须意识到,它不只是信息,而是包含着深层的道德、心理和哲学的价值,它从内部塑造你的精神,而不是你需要的时候调用一下的外部材料。就像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如果你只记住了优美的词句,那是不够的,但如果你从中领悟到民主的真意、关于美国起源的解释,那才算真正懂了,而这些不是从网上迅速浏览就能立刻得到的。

    我总是让我的学生背诗,不管他们多不喜欢。为什么?首先,是积累你的词汇量;第二,它让你慢下来。他们平常读得太快,写得太快,需要有一些东西让他们慢下来,把注意力放在语言上。在背诗的时候,你得假设自己是另外一种身份。你必须是惠特曼,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诗,这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暂时离开你的小世界。

    批注10:信息的加速度是不是一定会带来内容的肤浅化?
    我认为,信息的加速度很可能会带来内容肤浅化的危险,但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否肤浅或者哪些被肤浅化了,根本上并不取决于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渠道,或者说方式及渠道对我们获取的信息的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错的永远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它的人。

    批注11:更多的交流意味着更少的意义吗?在社交语境下,不论交流的内容是什么,点赞、评论、回复、转发或者腹诽、选择忽略甚至取消关注、拉黑,这些行为本身都是具有意义的。至于这些交流是否具有作者所期待的那种“意义”,就像不必要求去咖啡店的人都要谈哲学一样,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用的知识或者信息,我们还需要情感的互动与满足。也许,痛苦的“哲学家们”多说点“废话”可能会更快乐;和平时期,忧国忧民与自得其乐并非像作者所强调地那般矛盾对立。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

    鲍尔莱因: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书本扮演的是一种精神性的角色。我来告诉你读书为什么重要。首先,读书训练你的记忆力。当你阅读一段比较长的文字时,你必须记住一部分内容,才能继续读下面的内容。网上那些短小快速的文本,不可能像书本那样锻炼你的记忆力。

    第二,读书锻炼你的想象力。没有图像,没有视频,你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这些角色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读书,你有什么可以作为替代的呢?哲学、政治、小说,你必须通过读书才能消化。马克思的思想,除了厚厚的书本,你还能从哪里学习呢?就像你们中国人学武术一样,如果要达到某种境界,没有捷径可寻。就知识而言,书本仍然是第一媒介。

    三联生活周刊:您对数字时代感到恐惧吗?

    鲍尔莱因:是的。我们不知道技术要往哪里走,不知道后果会是什么,不知道我们遗失了什么。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年轻人的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吗?您在一次采访中说,让每个年轻人每天读书一小时,这样就够了吗?

    鲍尔莱因:当然不够。12)事实上,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唯一能做的,是让父母把对阅读的热爱传递给他们的子女。但这恐怕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另一方的力量太强大了——数字技术与青年力量的合谋。

    批注12:诚如作者所言,如果父母只是“把对阅读的热爱传递给他们的子女”,那么我非常同意“这恐怕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方案”。

    父母乃至社会,需要传递给我们的子女及其后代的,绝不仅仅是“对书本的阅读”,那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更应传承的永远是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也必将帮助他们去创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道”,比如对自然的敬畏、对真理的探寻、对生命中一切的一切葆有充分的好奇心,当然也包括对新鲜事物的包容、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对旧有习惯与过时理论的及时更新——这恰恰是作者思维方式上的局限。

    13)我想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知识、理性的传统,也许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只有娱乐和成功。像我这样的人,一心要维护书本和阅读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只会显得越来越奇怪,不是错误,只是不合时宜、古怪,但我仍然不断尝试。■

    批注13:最后,谨以狄更斯《双城记》的如下名言共勉: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人民文学出版社(初译版):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黯淡时节。此亦笃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当时有识之士咸谓人间善恶或臻至极,亦必事有所本,势无可绾。但居之习之可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yh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