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说,果然是,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赏花这事真的太讲究火候了=_=不过迟了一周,中开的牡丹就全部凋零殆尽,晚开的很多也在盛极而衰。今年的花期应当是普遍提前了,早在3月武汉的樱花都提前了10天开放应该就有端倪……
但总归比去年清明节去婺源只看到油菜花梗好多了。
去的是邙山的国际牡丹园,还鲜艳着的主要是黄色和白色的品种,但总归不如红色系的好看,可能是对比度不明显?尤其黄色……和绿色的叶相去不远,很难有一种鲜艳夺目的感觉。
牡丹确实美得很“浮夸”——花盘很大,花蕊多是层层叠叠,整朵花都看起来很饱满,单枝就足以让人惊艳,而不是像樱花桃花等以量取胜。也无怪乎会是雍容华贵的象征……整个园子里开得最好的其实也就是离进门不远的一片,应该是有顶篷遮挡,淋不到雨的缘故,凋谢得慢,各色的牡丹基本交织在一起,视觉效果很不错。
虽然青旅的小伙伴评价说,白牡丹看上去很有出殡佩的白花即视感……我以后还怎么直视白牡丹!
国际牡丹园是毗邻古墓博物馆的——其实就是又在看坟头……接纳青旅老板的建议,先去了博物馆再去牡丹园——这个选择简直不能更赞!牡丹园晚上七点半闭园,而实际上基本在五点半以后就没有什么游人了,于是后一个多小时里我就在清静的牡丹园里悠闲地晃着,空气里弥漫着丝丝甜香,也似乎只有在人少时才更易闻到——仿佛众多的游客、嘈杂的人声会把它碾碎了似的。
邙山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邙山之战——为此我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宇文泰,高欢?貌似我对这俩人并不熟啊=_=怎么会有这种条件反射一样的印象……后来才反应过来那个妖娆的兰陵王也有过一个邙山大捷来着。
邙山是坟头扎堆的地方,“生在苏杭,死葬北邙”……弯着腰看了一个个从两汉到唐宋的墓葬,以及一些壁画。从汉时的追求飞升成仙,到魏晋时期因盗墓之风盛行而墓葬从简,再到唐宋时大量反应墓主生活图景的壁画……这期间还伴随着墓志铭的出现和发展,以及魏晋时向埋入地下的转变。
印象比较深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斗争中心的洛阳乃至整个北方都一直战火频仍,因而展示出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墓主基本都是死于非命,有的是一家三代四口都死于八王之乱,有的是受到尔朱荣策划的“河阴之变”牵连……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历史名词,完美诠释何为覆巢之下无完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应该是唐宋时期的图景,唐朝的壁画、墓葬里出现了不少胡人的身影【比如大幅的“胡人牵驼”壁画……】——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经济的繁荣昌盛,展露无遗。
唐宋时期的墓主基本都是善终,很有意思的是一个土财主的墓志铭上写着一个不存在的年份——宣和八年。而实际上,那一年已经改元,应为靖康元年。电子解说是,墓主当时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远,而且应该也没有什么政治地位,因而甚至不知道已经改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而事实上,背景介绍显示墓主本身也是河南人。
改元这种“国家大事”,时隔一年都还未被同省的乡绅所知——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后来在牡丹园时,望着笑容满面在花丛中拗造型的人群,总有些感慨:当年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已是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当烽火硝烟散去,作为长眠理想之地的邙山也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远去,数百公里的距离,不过是火车轻微摇晃下的从朝到夕。即便是大洋彼岸的信息,也在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中触手可及。
踏上火车,前往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洛阳赏赏花,不过是一夜间便能达成的事,轻而易举得好像临时决定要回家那么容易。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未来呢?
也许几百公里只是须臾,只是一呼一吸。
和妈妈打电话闲聊时,她感慨了一下昔日风光无限的首都却沦落到如今的地步,我就陌陌地说,没办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总得向前看=。=
在牡丹园自个儿闲逛的时候,我塞着耳机听的歌是岁月成碑,可能这么诡异的搭配才造就了这么奇葩的感悟-_-|||
洛阳牡丹 李俊仪 洛阳牡丹 李俊仪 洛阳牡丹 李俊仪 洛阳牡丹 李俊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