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白光宗在家里为家人做午餐。他系着蓝色的格子围裙,在厨房里忙的团团转。
“老婆呀,今天我给你们做了一个水晶肘子,你看这亮晶晶,嫩闪闪的,简直味道不摆了。”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做一顿饭。你又开始自卖自夸了!”文雅涵一边拖地一边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你还抱怨呐,到哪里去找我们这种男人啰——下得厨房,上得天堂。”白光宗边炒菜边自我表扬。
“哈哈哈!还上的天堂。”文雅涵都快笑出了眼泪,“是下得厨房,上得厅堂。”
“哎呀,老婆大人哪!你这当老师的职业病又犯了。”白光宗一边自我解嘲,一边去接电话。
原来是蔡品在召唤他。白光宗做好了午饭,匆匆忙忙出了门。
“今年最后一个大单,一定要稳操胜券。”白光宗野心勃勃。
“具体情况查清楚了,竞标对手是我的老熟人袁总。”蔡品靠在办公椅上,“冤家路窄啊。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行动。”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抢占先机,将计就计。”白光宗胸有成竹似的,一掌拍在桌子上,“没猜错的话,对方已经闻到了,我们要参与竞标。”
“对,现在我们要先下手为强。按照以往来说,袁总会以货品本身取胜。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报价。”
“那我们假装出一份报价,然后泄露出去,等他们中招。”
“等他们忙着改报价减成本的时候,我们开发新的货品。”
“哈哈,到时候,杀他个措手不及,看他拿什么去与我们竞争。”
“他就是在办几十个空壳公司,也只有靠边站了。”
“不过那老袁老奸巨猾,处事八面玲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哦。”
两人兴致十分高昂,办完正事,又去香果酒吧开怀畅饮,庆祝取得的胜利。
崭新的康仁医院分院屹立在南城。彩旗招展,巨幅标语悬挂在上空。
隆重的竣工剪彩庆典开始了。身着一身黑色笔挺西装的白耀祖站在台上,激动地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握住话筒开始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康仁医院分院的竣工剪彩仪式。我代表……”
郑娜坐在台下,一睹自己男人在台上讲话的风采。
憨幺娃作为康仁医院的承建者,也上台作了激情洋溢的讲话。
白光宗坐在嘉宾席上,注视着台上的发言者。
剪彩仪式结束后,白光宗拍了拍憨幺娃的肩膀说:“刘总,这是你为南城人民做的一件伟大工程。”
“老兄,莫取笑我。我就是个生意人。”
“我原来说过的,我有一桩生意,只能交给你做。”
“老兄,又开玩笑哦。”
“真的。我想在老家,在我们白家沟打造一个书院。”
“哦,白兄也附庸风雅,现在很多人回老家修别墅,你修书院?”
“此言差矣。我白光宗,虽说是一介布衣。也好歹是个文化人哦。哈哈!”
“哈,是是!承蒙兄弟看得起,我一定全力以赴。”
“我们约个时间详谈。”
在N城最豪华的豪威尔酒店,白光宗已在三十层顶楼典雅的包间等待憨幺娃的到来。
“白大哥,你这就见外了。我可担待不起呀。”憨幺娃受宠若惊。
“求你办事,我岂敢怠慢?”白光宗笑着说,“你干这行也这么多年了。我相信你。”
“啊,现在很多人都在山清水秀的乡下打造豪华别墅。你为什么要修一个书院?”
白光宗没有立即回答。他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打开落地窗,望着夜色中灯火辉煌的城市。
“你看,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全城。”
憨幺娃也站起来,走到窗边,眺望着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还有车水马龙的滨河路、泰安路。
这两条路,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永远那么繁华热闹,就像城市的两条长龙。此刻,在霓虹之中,在不停闪烁的车灯之中,汇成两条闪光的长河。不论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还是经济萎靡通货膨胀,在这里几乎看不到经济潮汐对它产生的影响。哪怕N城其它地方都道无车舟空巷寂,门前冷落人影稀,这两条路上还是霓虹盏盏歌欢腾,人如潮涌车如织。这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座城市总有自己繁华的中心和闪亮的名片。
“我的爷爷经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土改运动、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集体生产、家庭承包责任制。”白光宗眼里闪着悠悠的光,“一九八九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去世了。他不知道手机是什么,也没有见过高楼大厦,更没有坐过小轿车。他的一生,也没有机会走出大山。”
白光宗哽咽了。
憨幺娃说: “我们爷爷那一辈人都是这样子的。”
“我小时候,爷爷教育我们好好念书。”白光宗似懊悔又是自责,“我爸也一直教育我们好好读书。那时候我们太调皮,不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
“唉,我那年高考落榜,就差两分哪!本想去复习的,想到我是家里老幺,父母年纪大了,这万一考上大学了,还供不起我读书。最后就打消了复习的念头。唉——”憨幺娃别过脸去,擦拭了一下潮湿的眼睛。
白光宗眺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过去和未来:“个人的命运始终随时代的洪流起起伏伏,终究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幸运,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上。”
“是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年轻时特别羡慕《红楼梦》中那‘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白光宗无限感慨,“现在才知道没有永远的顶戴花翎,只有永远的布衣百姓。”
“所以,你想修建一座书院?”
“肯定要修的。还是古话说得好啊。”白光宗沉吟道,“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
“老兄,你这是参禅悟道了,看破功名利禄富贵浮云。我看是要修禅院哦。”
“你懂就好。书院也可以参禅悟道啊。我家的几棵老银杏树一定要保留下来。”
他凝视着远方,青山隐隐,那个叫白家沟的地方,那个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他仿佛看见一座古韵流香的书院,掩映在绿树之中……
“哦,银杏书院。”白小朵放下姑姑的新书,“你们知道了吧,这就是我家书院的前世今生。”
“小朵,这么多的书,从哪里来的?”
“一些是捐赠的,更多的是我爸爸出资购买的呀。平时村里有人借阅,或是哪个单位搞读书活动,都会选择来我们书院。”白小朵自豪地说。
“嗯,你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严薇薇由衷感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