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美食电影我看了好多。《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我觉得挺不错的,里面有很多细节的治愈的主题。最近看的还有《有爱的座敷童子》。
日本这种表面平淡,内里翻腾的片有很多,《海街日记》也是这样。
最近看的这类片有《山中的汤姆先生》,这片可能是这类片中最平淡的一个,接近纪录片了。基本上没有任何刻意的感觉,也没有刻意的戏剧冲突,就是展现平常生活的。
之前看《海街日记》的影评,看到有人说《海街日记》和这类日本电影都是装出来的,是导演给人一种生活的假想,塑造一个虚拟的治愈的环境。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生活就是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这类片里表达的就是导演眼中的真实生活。是枝裕和以前的片都很压抑,很惨,比如说《无人知晓》。我感觉那种痛苦是不露声色,深入骨髓的。
最近一些年他拍的片越来越温暖和治愈,一直都是关注家庭主题,叙事的节奏和气息也很类似,角度却发生了变化。我不知道他自身内在是否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还只是觉得应该换个角度去看了。但我觉得他有可能还会转回去关注沉重的东西。
其实《海街日记》表面看似平淡,实际上我却感觉到了非常沉重的东西,和他以前的片带给我的感受是一样的。之前的影评里提到了。所以说我觉得是枝裕和他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说美食治愈,又说到是枝裕和了。
又搜了一下以前看过的美食日影,还有《幸福的面包》、《蜗牛餐厅》、《幸福的馨香》
《蜗牛餐厅》留下的印象挺深。
对了,我把《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和《小好、小麻、佐和子》混在一起了,我想说的是《小好、小麻、佐和子》。这两个片的海报也很像。
还有小林聪美从《海鸥食堂》开始演的一系列片。《眼镜》《游泳池》《厕所》,《山中的汤姆先生》其实也算是这个系列的。
其实暴力在所谓的治愈片里也无处不在,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和他人的相处中,也都一直有。只不过是程度多少罢了。日本人比较细腻敏感,所以把这些细小的伤害和化解表现得很到位。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这些细小的暴力开始观察,从自己做起,生活中才能少冲突矛盾。外在大的社会、世界的冲突才会减少吧。希望如此吧。
之前在《家庭的模样》有一集里看到一个细节,把我给镇到了,就是男主角用女主角的手机听了一下电话。他俩还是之前在一起的夫妻,后来离婚了。接完电话把手机还给女主角的时候,他专门用袖子还是什么的擦了一下手机屏幕。。。。只是很简单的一个细节,片子根本没把焦点放在这上面,但我被镇到了。
我觉得这也太细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