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里招做饭的?”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
“是的,招呢。你是哪儿人?”店里一直在发号施令的年轻女子走到那中年女人面前,问她。
那女人低声回答了一句什么。“安徽?那不行哦!我们这大多是陕西的,口味不一样,吃不到一起去。”
“你们可以列菜单嘛,我按要求做。你们不吃辣,要吃面食是吧?”
“哎呀还是算了,以前有过失败的经历,来上班了再喊你走嘛要不好意思的。”年轻女子不肯继续讨论下去。
那中年女人有些讪讪的表情,欲言又止。
年轻女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你等下,我问问朋友那里要不要,上次也是说要招个做饭的。”
“不过工资要先说一下,免得白问。他那里是2500一个月,包吃。”
“具体工作内容咧?”
“做三餐饭: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晚上十二点。”
中年女子有些失望:“晚上十二点还要做饭……”这意味着,个人自由时间基本上都没了。“那这个价钱不高啊,那店卫生呢,要不要搞?”
“要的啊,这是默认的规矩嘛,不用特意说明的。”年轻女子似乎觉得求职者有点啰嗦了。
“这样的工作量,2500一个月太少了点。可不可以加点啊?”中年女人犹豫着,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哦!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你嫌少那就没办法了,这样就不用问我朋友了。您再去别处找找吧!”年轻女子最后的话语,变得客气起来。
求职的女人没有恳求再谈一谈,双方的目标差,无法调和。
“2500,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夜里十二点要吃饭,还要搞卫生……”中年女人小声重复着条件,摇了摇头。
她拉开门,走了出去。背后传来数声“客人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我全程听到了她们的对话,有些吃惊。
可惜今天娃儿不在身边,否则,这倒是一堂极其生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认知体验课。
网友评论